「」如果没有卷入官场漩涡,苏轼的人生会是另一番光景吗?( 二 )


欧阳修 , 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当时的主考官 , 在看了苏轼写的《刑赏忠厚之至论》的文章后 , 简直是惊呆了 , 他觉得这文章谁写的 , 怎么写的这么好呢?几位副考官看了也觉得这人厉害了 , 这文章必须得第一呀 。但是呢 , 欧阳修有了点小心思 , 其实也不是坏心思 , 就是他非常自信的认为能写出这么一篇文章的人肯定是自己的学生曾巩啊 , 可是若给自己学生第一名 , 那别人会怎么认为自己呢 , 算了 , 为了避嫌 , 还是委屈点给个第二名吧 。就这样 , 苏轼的文章明明是第一的水平 , 结果被点为第二名 。
当然 , 这个错误不久也被澄清了 , 后来欧阳修说:“此人可谓善读书 , 善用书 , 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
而且 , 欧阳修对苏轼是相当欣赏 , 曾对老友梅尧臣说:“读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这就是“出人头地”的出处)他在晚年时 , 对儿子欧阳棐说道:“汝记吾言 , 三十年后 , 世上人更不道著我也!”意思就是“你记住我说的 , 三十年后 , 没人再记得我欧阳修了” 。
有了欧阳修这么高的评价 , 还年少的苏轼一下子轰动了整个京师 。
但是呢 , 母亲程夫人的不幸去世 , 苏轼只得返回家乡服丧 。
百年第一
三年后 , 兄弟二人再次来到京师参加"制科"考试 。什么是制科?这是宋朝最高级别的考试 , 而且不同于进科 , 制科开考时间是不固定的 , 全凭皇帝意愿 。这样的考试 , 苏轼自然不会错过 , 那他的表现如何呢?
取得了第三等 。
实际上 , 这个第三等已经是最高分的意思了 , 前面的第一等和第二等是虚设的 , 根本不存在的 , 而且宋朝三百多年的历史中 , 仅仅举行过22次制科考试 , 也仅仅录取了41人 。三百年啊 , 才41人 , 要知道进科考试录取了4万多人 , 这么一比较 , 足足差了一千倍 。
北宋建国到苏轼的时候一百年 , 这一百年的时间里 , 苏轼是第一个获得第三等的人 , 可以说是百年第一 。苏辙也没落后 , 考了个第四等 。想想“唐宋八大家”里能有苏家父子三人 , 不得不说是实至名归 , 人家确实有这个实力 。
自此 , 苏轼才真正步入仕途 。
初入仕途遭排挤
「」如果没有卷入官场漩涡,苏轼的人生会是另一番光景吗?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苏轼的第一个官职叫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 前面一长串的就不说了 , 他实际的官职是凤翔府(今凤翔市)的判官 , 相当于现在的政府办公厅主任 。
对比现在都知道 , 这个官职真不是一般人能当的 , 那是得有资历才可以 , 而苏轼呢 , 才二十来岁就走马上任了 , 实在是才华太过惊世的原因 。
后其父苏洵于汴京病故 , 他扶丧归里 。
熙宁二年 , 苏轼被调回京城 , 担任判官告院 , 就是管理官员的告身封赠的 。
在这期间 , 宋神宗已经开始重用王安石了 。
说起王安石 , 他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 历史上著名的“王安石变法”就是他发动的 , 旨在改变积贫积弱局面的一场社会改革运动 。
有人说 , 北宋怎么贫怎么弱了?毕竟西方都认为古代这些朝代 , 宋朝简直是繁荣昌盛的典型 , 并且社会稳定 。可这些都是表面现象 , 想想宋朝官吏待遇这么高 , 何况每年要向西夏国和辽国进奉几十万两白银呢 , 哪来的钱呢?取之于民 。
这种环境下 , 老百姓的负担得多重 , 当时年仅二十岁的宋神宗继位 , 决心要励精图治 , 改革变法 。
而王安石呢 , 多次上书要求减轻百姓负担 , 这点与宋神宗的思想契合在了一起 。
于是 , 朝堂之上就形成了对立的两大派系:
一是王安石为代表的“改革派”;
二是司马光为代表的“反对改革派” 。
那跟刚刚踏上仕途苏轼怎么扯上关系的 , 他又属于那一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