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吃在青岛中国最懂吃的老头儿:用一根油条,就勾走了无数人的魂( 四 )


其实我爸爸本来是要去服兵役的 。 那个时候 , 所有联大的男生都要去服兵役 , 给当时的美军顾问当翻译 。 他没去 , 原因之一是体检的时候 , 他没有一条完整的裤子 , 裤子后头都是大洞 , 实在不好看 。
我们问妈妈 , 他那时候穷成那个样子 , 你怎么还跟他有意思?她说他有才啊 , 一看那眼睛亮亮的 , 就知道有才 。
915吃在青岛中国最懂吃的老头儿:用一根油条,就勾走了无数人的魂
本文插图

《寂寞与温暖》手稿
他把感情都放在心里
爸爸在日常生活中 , 从来不会说什么甜言蜜语 , 也不会有什么很亲密的动作 。 但是呢 , 他对他周边的这些人 , 心里头都有 。 表现出来的是挺平淡的 。
他对他父亲的感情很深 。 《钓鱼的医生》里的王淡人 , 有一部分是他父亲的原型 , 包括名字也是 。 他父亲是重阳节出生的 , 取名叫汪菊生 , 他取“人淡如菊”的意思 , 所以在小说里变成了王淡人 。 他父亲会一些医术 , 主要是眼科 , 小说里王淡人发大水的时候去救人、替人治病 , 其实都是他爹干的事 。
爷爷去世的时候 , 他正在张家口下放 , 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晚了 , 没能及时赶回去奔丧 , 这可能是他心中一直以来的一个隐痛 。 《寂寞与温暖》那篇小说里可以看到这一点 , 主人公也是父亲去世 , 没有及时赶回去 。
915吃在青岛中国最懂吃的老头儿:用一根油条,就勾走了无数人的魂
本文插图

西南联大期间 , 与同学朱德熙(右)李荣(左)合影
他有一个关系最好的同学朱德熙 , 两人西南联大的时候就认识 , 后来相交几十年 。 每年春节预备年货 , 老头儿都要特意多买几条黄花鱼或一两只鸡 , 细细地拾掇干净 , 用花椒和盐暴腌一下 , “风”起来 , 高高兴兴地计划着:“过年看德熙去!”
我们家 , 什么都是东倒西歪的 , 朱家是整洁和明亮的 , 朱伯伯与爸爸总是坐在小书房里谈天说地 。 爸爸的字画在我们家没有被托裱起来或装进镜框的资格 , 但是朱家装饰不多 , 却挂了爸爸的一幅墨菊和一幅字 , 那幅字抄的是爸自己写的一首诗:
莲花池外少行人 ,
野店苔痕一寸深 。
浊酒一杯天过午 ,
木香花湿雨沉沉 。
915吃在青岛中国最懂吃的老头儿:用一根油条,就勾走了无数人的魂
本文插图

后来看老头儿的散文《昆明的雨》 , 才知道诗写的就是他们大学时在昆明的生活 。
关系比较近的人去世 , 老头儿都会写一些回忆文章 , 朱德熙肺癌在美国逝世 , 他一个字都没写 , 我们觉得挺奇怪的 。
直到有一天 , 我们在外边聊天 , 就听到他在房间里哀嚎 , 在那吼 , 进去一看 , 他画了一个昆明的花 , 泪流满面的 , 画上都有泪痕 , 就说当年他和朱德熙一块在昆明 , 曾经坐在那个地方 , 一块躲雨、喝酒 。 现在他最好的朋友都不在了 。
老头儿把感情都藏在最深的那个地方 , 不轻易流露出来 。
915吃在青岛中国最懂吃的老头儿:用一根油条,就勾走了无数人的魂
本文插图

1991年 , 在家乡高邮的芦苇荡
他写故乡高邮的那些文章最为出名 。 但他其实很早就离开高邮 , 19岁走了之后 , 直到61岁才再回来 。
好多亲戚朋友问我 , 说你爸小时候是不是有一个小本本 , 东抄抄西抄抄 , 要不然怎么能写出这么多东西来啊?
实际上他什么笔记都没有 , 全凭19岁以前的记忆 , 写高邮的风土人情和各色人物 。
他的小说基本都是有原型的 , 凭空编造出来的 , 很少很少 , 他没有这本事 。 《异秉》里面的药铺 , 就是他们家开的 。 他说小时候放学 , 就一路走一路看 , 布店、五金店、首饰店、各种各样的小店铺 , 进每个店里仔仔细细地看人家干什么 , 而且兴致盎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