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读丨《清平乐》热播带火宋文化,关于宋诗你了解多少?( 四 )


尽管程朱理学到元明的时候才真正获得崇高的地位 , 但宋代文人 , 从“宋初三先生”(胡瑗、孙复、石介)、“北宋五子”(周敦颐、张载、邵雍、程颢、程颐) , 一直到南宋的朱熹 , 对天、气、理、欲的理论思考与探究一直没有间断 。翻一翻黄宗羲的《宋元学案》 , 这种认识会更加深刻 。因此 , 在两宋 , 理学是作为某种深层文化背景而存在的 , 生活于两宋的文人 , 或多或少、或深或浅地受其影响 , 即使不是纯粹地阐述理学、道学 , 写景、记游乃至日常生活的诗文中 , 也难免有悟道、明理的影子 。如《千家诗》第一首程颢的《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 ,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 将谓偷闲学少年 。”这种闲适 , 是悟道的前提;这种闲适之乐 , 是道学家对平淡自然境界的追求 。
第三 , 宋诗之美 , 美在翻新 。江西诗派追求的“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主要指用典、语言、技巧等方面的创新 , 这自不待言 。宋人对传统题材重新审视 , 善于翻新 , 翻出新意 , 这也是宋诗之美的来源 。从读者方面而言 , 传统题材的阅读心理期待 , 到了宋人的诗歌中 , 感觉时时被当头一棒 , 出人意料 , 又合情合理 , 故能获得一种崭新的审美体验 。例如王安石的《明妃曲》《乌江亭》 , 换一个视角 , 对昭君出塞、项羽乌江自刎事件重新审视 。题材是传统的 , 但眼界是另类的 , 立意自然迥异于前人 , 正因如此 , 当时的梅尧臣、欧阳修、司马光、刘敞等人皆有和诗 , 纷纷发表不同的见解 。高步瀛说王安石《明妃曲》中“汉恩自浅胡自深 , 人生乐在相知心”两句“持论乖戾”(《唐宋诗举要》卷三) , 其实也是针对其标新立异、善于翻案方面而言的 。
再如王安石的《钟山即事》云:“涧水无声绕竹流 , 竹西花草弄春柔 。茅檐相对坐终日 , 一鸟不鸣山更幽 。”全诗写“幽静” , 涧水静静地流 , 春风轻轻地吹 , 人对茅檐静坐终日 , 山中幽幽一鸟不鸣 。最后一句“一鸟不鸣山更幽” , 前人多有讥讽 , 说一鸟不鸣 , 当然幽静 , 还用多说 , 这是模仿的失败 。其实 , 这句正是此诗的精妙之处 。前人写静 , 擅用反衬 , 总喜欢在静静的氛围中弄出一点声音来 , 这样才显得更静 。如南朝萧梁王籍《入若耶溪》用蝉鸣、鸟鸣反衬山林的幽静:“蝉噪林逾静 , 鸟鸣山更幽 。”唐人王维《鸟鸣涧》也是同样写法:“人闲桂花落 ,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 时鸣春涧中 。”如此写得多了 , 就形成一个套路 , 与人的阅读期待完全相合 , 并不能产生新的审美体验 。王安石此句正是对以往惯用的写作技巧熟滥的背离 , 又回归到最初的原始状态 , 用“一鸟不鸣山更幽”写静 , 其实背后包含了这样一个历程:一鸟不鸣山更幽(自然状态)—鸟鸣山更幽(推翻自然 , 文学衬托)—一鸟不鸣山更幽(推翻前者 , 重归自然) 。读者的阅读 , 必须经历中间的“鸟鸣山更幽”阶段后才能真正领悟王安石的“化腐朽为神奇”的新变 。批评者无视、忽略了中间的传承 , 将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的“一鸟不鸣山更幽”画上等号 , 故有“何用多言”之说 。这不但误解了王安石 , 也体验不到宋诗的领异标新之美 。
第四 , 宋诗之美 , 美在世俗 。如果说唐诗在“天上” , 那么宋诗在“人间” 。唐诗爱写豪迈浪漫 , 爱写人生的不平凡 , 与日常生活有距离 , 高于生活;宋诗更喜欢写日常生活的平淡、人生的平凡与普普通通的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
苏轼被贬儋州时 , 结交了四个姓黎的朋友 , 写过《被酒独行 , 遍至子云、威、徽、先觉四黎之舍》一组诗 , 其中第一首说:“半醒半醉问诸黎 , 竹刺藤梢步步迷 。但寻牛矢觅归路 , 家在牛栏西复西 。”诗人喝得半醉半醒 , 遍访四位好友后 , 找不到回家的路 , 幸亏有“路标”——牛矢 。牛矢就是牛粪 , 沿着牛矢能走到牛栏 , 家还在牛栏西很远很远 。这首诗浅白 , 写的就是苏轼某一天的生活——喝酒、访友、回家、迷路 , 沿着牛矢走到牛栏 。走到牛栏以后呢?没写 。苏轼写的是一种半醉半醒的生活状态 , 写得很认真 , 尤其是写了“牛矢” , 原生态、真实 , 甚至有那么一点点粗俗 , 但正是从“牛矢”中 , 写出了日常生活的“味道”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