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人的X博士中海跌落:一月之内两高管涉案,“利润王”黄昏已至!( 二 )


2019年 , 中海的归母净利润增幅为10.3% , 低于同期碧桂园、万科、融创14.2%、15.1%、57.1%的增幅 。
有中海内部人士曾透露过 , 他们最注重的始终是净利润率 , 在内部所有的考核指标、KPI指标中 , 净利润率是主要的目标 。
如今 , 这家一直以利润率为傲的房企 , 在毛利率和净利率上都出现了下跌 。 骄傲的筹码不断减少 , 中海能拿得出手的 , 真的不多了 。
随着高周转模式的推行 , 中海的提速依旧在持续 。 在可预见的未来 , 加速狂奔之下 , 中海的毛利率和净利率可能还会继续下降 。
中海这“利润王”的宝座 , 恐怕是坐不了几年了 。
规模、利润、负债的不可能三角
1999年初 ,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保罗·克鲁格曼提出了“蒙代尔三角”的问题 , 这是经济学领域一个著名的三元悖论定律 。 即资本自由流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不可能兼得 。
迷人的X博士中海跌落:一月之内两高管涉案,“利润王”黄昏已至!
本文插图

反观地产业 , 我们也会发现 , 规模、利润和负债同样构成了房企的不可能三角 。
规模增长可能依赖低价跑量 , 薄利多销往往带来利润折让 , 快速扩张可能难免债务增加 , 债务过高势必导致风险上升 , 似乎是房地产行业一个始终难以打破的魔咒 。
这个不可能三角 , 同样在制约着中海 。
据兰德咨询推算 , 过去五年 , 中海的销售额复合增长率在TOP10房企中倒数第一 。 对中海而言 , 慢进则退(排名下滑) , 不提速肯定不行 。
中海显然也看到了这个问题 , 在颜建国上任后 , 中海地产开始提速 。
要扩大规模 , 就得多拿地 。
中指研究院数据显示 , 中海地产2019年以1034亿元的拿地金额跃居第四位 。 同比增长36.05%;共新增拿地总价1764亿元 , 同比增长25%;新增拿地建面1765万平米 。 整个2019年 , 中海地产在中国内地25个城市和香港新增53幅土地 。
迷人的X博士中海跌落:一月之内两高管涉案,“利润王”黄昏已至!
本文插图

中海不仅大量拿地 , 而且偏爱地王 。 在2019年北上广深一线城市的招拍挂市场中 , 共诞生40幅成交价格在30亿元以上的地块 , 而中海独揽6块 。
例如 , 2019年6月24日 , 中海地产以人民币54.08亿元的价格 , 外加合计配建42330平方米人才住房的条件竞得深圳光明地块 , 溢价率近45% 。
同年7月15日 , 中海地产以总价79.4亿元、楼面单价6.66亿元的价格摘得了北京丰台花乡造甲村地块 , 刷新了当时全国总价最高地王的纪录 。
拿地起劲 , 规模扩张自然不在话下 。 与此同时 , 中海的负债率也控制得还不错 。 年报数据显示 , 截至2019年末 , 中海的资产负债率为60.06% , 净借贷比率为33.68% 。
规模在飞奔 , 负债维持低位 , 你可以想象 , 中海的利润率 , 不走低才有鬼嘞!
毕竟 , 就算是“利润王”中海 , 也无法逃脱被规律制约的宿命 。
口碑危机
一直以来 , 业内外都好奇的是 , 中海的高利润从哪里来?
一切的秘密 , 似乎都藏在中海引以为傲的“成本控制”里 。
极致的成本控制 , 带来的就是初心不再 , 维权频起 。
有人曾总结过:房屋质量问题 , 要么是因为压缩成本 , 要么是因为赶工 。
巧了 , 中海二者得兼 。
以近两年北京市场的表现来看 , 中海是一家典型的“高周转”开发商 。 中海的高周转 , 除了表现在拿地和拿证外 , 更重要的 , 是工期和去化 。
所有进程都保持高周转 , 才能保证高效率的现金流 。 现金流的雪球越滚越大 , 崩裂就来得越快 。
压缩工期 , 是高周转的必然一步 , 也是雪球崩裂的重要原因 。
越是赶工 , 就越是容易出现质量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