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炖文史论东晋时期的赋役制度( 二 )
3.这次“土断”的对象是所有的晋朝人民:这次“土断”中户籍改革的内容及涉及人员十分广泛 , 从王公大臣到市井百姓都要进行户籍的整顿 。 无论官职的高低 , 地位的贵贱 , 都必须遵从“土断”改革 。
4.这次“土断”取消了“白籍” , 所有籍贯均为“黄籍”:在当时朝廷的诏文中表示出:“黄籍”是自古以来就流传下来的 , 是人民的生活的纲领 , 是朝廷治国的秩序依据 , 而对于“白籍” , 则是由于人口迁徙 , 是在人口大部分流动情况下的不得已而为之 。
所以 , 在当时的统治者看来“黄籍”才是正统 , 是国家治国的根本 , 应该被传承下去 , 而对于“白籍”只是特殊时期的特殊措施 , 统治者甚至是不愿承认“白籍”的存在的 。
(二)晋成帝期间的“咸康土断”
这次“土断”是历史上的第二次土断 , 从实际意义上来讲 , 这甚至不能被称为一次完整地“土断” 。 原因如下:
1.这次“土断”规模小:相比于第一次“土断”来说 , 这次“土断”可以说是一次规模相当小的制度改革 。
2.这次“土断”的内容有限制:它并不是一次大型的户籍改革 , 而是仅仅对第一次改革后的户籍进行排查摸排 , 了解其中的改革完成的具体情况 , 并进行一定的补充订正 。
3.这次“土断”的对象是有范围的:这次“土断”并不像上次一样 , 面向是全体人民 , 这次“土断”的主要对象是当时的王公大臣 , 因为当时他们大多是从北方迁徙而来 , 先前多为“白籍” , 主要针对他们的户籍改革情况 。
(三)晋哀帝期间的“兴宁土断”
历史上关于这次“土断”的解释颇有些争议 , 主要分为两个派系:
一派中主张这次“土断”在实质上与第一次“土断”相似 , 针对的对象是全体晋朝人民进行的又一次籍贯的改革 , 并支持这次的“土断”也是一次大规模的 , 根本性的籍贯改革;
本文插图
而另一个派系则认为这一次“土断”在实质上与第二次“土断”形似 , 是一次以补充修正为主要目的得籍贯改革 , 他们认为经过了前面两次的“土断” , 籍贯制度已经基本成型 , 这次的“土断”基本等同于第二次“土断” , 并没有什么实质性上得改革 。 而至于这次改革的实质 , 到现在仍然是众说纷纭 , 不能妄下定论 。
(四)晋安帝期间的“义熙土断”
尽管制定并实行了多次的“土断”制度 , 然而因为人口的流动永远也不可能彻底停止 , 北人南下, 以及南人间相互的人口流动是不可避免的 , 再加上“土断”制度制定时间较长之后 , 对执行这种制度的能动性是有所下降的 , 所以人口流动带来的户籍问题以及相应的赋税问题仍然存在 。
这就促使了第四次“土断”的发生 , 这次“土断”的内容与前面几次大体无异 , 但特殊的是 , 这次“土断”中保留了一部分特定地点居住的居民的“白籍”身份 , 并未完全要求改为“黄籍” 。
四.“土断”引起的赋税内容的改变
“土断”制度执行的目的之一是进行户籍的整理 , 另一个目的就是赋税的征收 。 其中 , 一个重要的问题就是对于王公大臣以下要不要收税的问题 。 想要突然使他们交税是不太可能的 。
然而 , 经过“土断”制度的实行 , 使取消了江南土著的王公大臣的免税制度成为可能 , 这不仅使国家的赋税制度得到完善 , 另外 , 也是他们在江南的根基得到稳固 。 东晋的赋税制度也分为以下四段:
1.在晋元帝采取“咸和土断”之前 , 这时的赋税制度仍然沿用前朝的制度
2.在“咸和土断”之后到孝武帝时期 , 这时“度田收租”制度成为主要的赋税手段
3.在太元元年到太元年间淝水之战前 , 这时的赋税制度相对宽松 , 人民满足一定条件即可免除赋税
4.自淝水之战之后 , 到东晋灭绝 , 这段时间又恢复了“丁税制度” , 即每个人都要缴纳赋税 , 无论什么身份 , 百姓在这段时期既要服役 , 又要缴纳税款 。
推荐阅读
- 博闻焦点|《兰亭集序》的背后,是东晋士大夫集团的集体堕落
- 亭安读书|见微知著,小人物郭默之死,所暴露出的东晋初期时弊
- 赵韦群|东晋王朝的灭亡:孙恩卢循起义和寒门刘裕的崛起
- 赵韦群|东晋王朝的灭亡:东晋没有中兴——最有权力的皇帝却是个酒色之徒
- 水儿姑娘|“以诗言志,以诗续缘”,东晋“僧诗”是如何兴盛发展的?
- 乱炖文史|中世纪欧洲的“伯格音运动”丨一场妇女宗教改革的集体狂欢
- 历史趣闻|东晋第一位皇帝竟然是被臣子气死的!
- 汉周读书|东晋段子手——顾恺之
- 观今昔|淝水之战拥有90万大军的前秦为什么打不过东晋的8万北府兵,北府兵真的那么强?
- 史论纵横|原创 朱元璋的领导兼岳父,郭子兴去世后,后代根本没有受到明朝照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