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儿姑娘|“以诗言志,以诗续缘”,东晋“僧诗”是如何兴盛发展的?


文:水儿姑娘引言
开创了诗僧文化先河的是东晋的僧诗 , 其作为中国诗歌历史上一个特别的文化形象 , 对后世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 纵观中国古代的诗歌文化史 , 东晋整体上并没有十分亮眼的地方 , 但它的某些局部却是独树一帜 , 值得探讨 。 其中就有玄言诗和僧诗 , 而这二者又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 今天我们所探讨的主要内容就是东晋的僧诗 。 僧诗是什么
在了解僧诗之前 , 我们先来了解诗 。 何谓诗?古人云以诗言志 , 以诗续缘 。 而对僧诗的定义当下来说还是较为笼统 , 比较圆滑的通俗解释就是诗僧作的诗即为僧诗 。

水儿姑娘|“以诗言志,以诗续缘”,东晋“僧诗”是如何兴盛发展的?
本文插图

判断一首诗是否为僧诗 , 关键在于是否把偈、颂、铭、赞此类作品归类为诗 。 在这之前已经有文人关于这个问题表达了自己看法 , 除了古人挚虞的《文章流别论》、刘勰的《文心雕龙》 , 距离我们时代较近的黄侃、周振甫等也亦有自己的见解 。 除此之外 , 还有重要的一点是诗僧在作诗时对诗歌的理解也十分重要 。
康僧渊作为东晋的有名僧人就有对此发表过自己的理解 , 他认为文人作诗 , 乃是兴之所向 , 是心迹的自然流露 , 诗歌里面自然蕴含着作者的心愿 , 也就是“意迹之所寄也” 。 而他的这种关于诗歌的言论因为其身份的原因也对他人产生了影响 , 所以也不难可以得出当时大部分僧人写作乃是“意迹之所寄也” 。
水儿姑娘|“以诗言志,以诗续缘”,东晋“僧诗”是如何兴盛发展的?
本文插图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我们参考的主要是逯钦立先生编辑校正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 , 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逯先生的这本书里 , 虽然“赞”、“颂”在形式上属于诗歌一类 , 却并未被收录 , 《先秦汉魏晋南北朝》中晋诗收录二十卷 , 而“赞诗”仅存33首 , 其中5首只是残迹 , 并不完整 。 接下来我们细说僧诗的发展 。 僧诗产生的原因
前文说到 , 东晋诗歌的两大特色 , 一是玄言二是僧诗 , 而僧诗的发展就与玄言诗有关 。 玄言诗发展至中期时 , 除了大量的玄理哲学蕴藏在诗内 , 也糅合了佛教的思想 , 当时玄言诗可谓“红极一时” , 参与创作的除了名人世家 , 一些僧人也加入其中 , 像支遁、慧远等 。
玄言诗是以庄子思想为核心 , 而大部分僧徒也都精通庄子的思想文化、参习佛教道文 , 诸如“相由心生”、“色即是空”之类玄理更是信手拈来 。
于是 , 在玄言诗玄学像佛学过渡这一时期 , 各僧徒们自然而然的加入到创作中 , 用诗歌来阐明所信奉的佛理 。 也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 , 东晋的僧诗便开始渐渐显露锋芒 , 且一直矗立在古代的诗坛上 。

水儿姑娘|“以诗言志,以诗续缘”,东晋“僧诗”是如何兴盛发展的?
本文插图

僧诗之所以称为僧诗 , 重点之一在于“僧” 。 东晋时期 , 佛教兴盛 , 佛教徒自然数量不在少数 , 当时的名僧数的出的就有赵佛图澄、鸠摩罗什、支遁等 。 当时的僧徒除了活跃在各种名流交际、清谈会中 , 也会游行取经 , 更会创作诗歌 , 这也让僧徒成为了创作者中的重要部分 。
此外 , 出家人讲究清净修行 , 他们往往在陋室或乡间偏僻一隅静默修行 , 与风月为伴 , 其间的所见所闻所感都成了诗歌的素材 , 他们创作的诗歌不再拘泥于简单生硬的阐述而是去揭示佛理 , 把佛与自然结合 , 写自己内心所感 。
与此同时 , 僧人传教的一个重要方式就是通过诗歌来传播 , 这也是僧徒创作诗歌的原因之一 。 除了用诗歌传播佛学 , 僧徒们之间的书信来往也有用诗以寄之 , 互相赠诗也是当时的高雅情趣 。 像康僧渊的《代答张君祖诗》、《又答张君祖诗》此类 。 总言之 , 僧诗的产生既是僧徒的心之所向 , 也是僧徒传播教理的一种必要方式 。 僧诗的特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