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闻焦点|《兰亭集序》的背后,是东晋士大夫集团的集体堕落


公元353年春天 , 会稽郡举行了一场盛大的聚会 。 据史料记载 , 参加这次聚会的人数共有四十一人 , 这些人全部都是东晋政治权力中心的人物 。
他们饮酒作诗 , 并将所有的诗辑在一起 , 定名为《兰亭诗》 , 作为聚会的发起者王羲之 , 微醺之后为《兰亭诗》写了序言 , 就是流传千古的《兰亭集序》 。
此时已经是东晋中期 , 永嘉年间渡江而来的第一代世家大族人物多数已经故去 , 《兰亭集序》所谓“少长咸集”中的长已经指王羲之这种渡江的第二代北人 , 不要忘记 , 王羲之已经五十岁了 。

博闻焦点|《兰亭集序》的背后,是东晋士大夫集团的集体堕落
本文插图

当年北方世家大族纷纷南渡 , 并没有在南方扎根的意思 。 他们拥戴司马睿 , 虽然是“挟天子以令诸侯” , 可说到底 , 还是希望利用南方的财富 , 支撑北伐 , 达到恢复北方故土、返回家乡的目的 。
王璨在《登楼赋》中写道 , “虽信美而非吾士兮 , 曾何足以少留” 。 这两句话正好可以形容刚到南方的世家大族的心理 。
东晋初年 , 王导大权在握 , 通过强硬的政治手腕迅速稳定下了政局 , 先后平定了王敦之乱、苏峻之乱 , 保证了东晋皇权的平稳过度 。
钱穆在《国史大纲》中认为 , 王导被称为“江左夷吾” , 是因为内政 , 而不是恢复故土 。 实际上 , 王导心中又何尝不想恢复故土呢?可是条件不允许 。

博闻焦点|《兰亭集序》的背后,是东晋士大夫集团的集体堕落
本文插图

政局稳定之后 , 庾亮和陶侃就曾密谋联手废掉王导 。 后来虽然在郗鉴的阻止下作罢 , 但是针锋相对的局面仍旧维持到王导、庾亮和陶侃等人去世 。
王夫之说“东晋之臣 , 可胜大臣之任者 , 其为郗公乎” , 却认为“王导之志亦僭矣” , 似乎不公平 。 还是陈寅恪的评价比较持正 , “王导之笼络江东士族 , 统一内部 , 结合南人北人两种实力以抵抗外侮 , 民族因得以独立 , 文化因得以续延 。 不谓民族之功臣 , 似非平情之论也 。 ”
有人说 , 两晋南北朝是变相的封建制度 , 一语中的 。 世家大族的子弟凭借着门第 , 并不需要建立太大的功勋 , 而从小生活豪奢 , 晋愍帝说出“何不食肉糜” , 被嘲笑了一千多年 , 这些世家大族的子弟也比晋愍帝强不到哪里 , 君不见袁术已经溃不成军 , 临死前还想喝蜜水呢 。
世家大族的子弟没有谋生的需要 , 世俗的权力也和他们与生俱来 , 可他们总要找些事情做 , 于是“相率务清谈” 。
“清谈”开始于汉末三国 , 一方面由于战乱 , 另一方面源于佛教东传 。 一开始“清谈”还关心一些现实问题 , 到了东晋时期 , 已经成为口中或纸上的玄言 , 离尘世越远 , 越表明境界越高 。
博闻焦点|《兰亭集序》的背后,是东晋士大夫集团的集体堕落
本文插图

一群这样的子弟握住权力 , 也必然打击异己 , 他们打击的目标 , 以南方寒族为代表的北伐一派为主 , 更令人不解的是 , 晚渡的北人 , 也在他们打击的范围之内 。
虽然说此时已经是东晋中期 , 可是按照时间来算 , 也不过四十年 。 可仅仅就是这四十年 , 早渡北人第二代与晚渡北人之间的价值观冲突已经相当尖锐 。
语言不仅仅是沟通的工具 , 更是塑造和影响人的最重要因素 。 早渡北人为了联合南方土著 , 稳定司马氏的统治 , 不得不学习南方的语言 。
而到了早渡北人第二代 , 他们就在操着南方口音的环境中成长 , 对南方的认同在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培养出出来了 。 与同样是来自北方的人的亲密关系 , 远远不如南方 , 他们早已经忘记了自己的来历 , “直把杭州作汴州”了 。
桓温、殷浩主张北伐 , 遭到了王羲之等人的强烈反对 , 他们已经接受了偏安一隅 , 只想保住自己安逸的生活 , 继续进行“清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