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糕』从“定胜糕”看明代饮食文化特征( 三 )
我们找到一条明代有“锭榫”一词的可靠资料 。明朝正德、嘉靖间人王文禄在《葬度·合棺第三》说:“棺靳(仅)容身 , 不宜大 。苏匠制若经匣样底盖 , 不用铁丁 , 用柏或苏木作锭笋 。底盖对墙合处每边凿二孔 , 笋作锭样 。”“锭笋”即“锭榫” 。清代沿用 。清初牟允中《庸行编》卷七则载:“近见良工凡底盖合缝 , 俱用苏木为银锭榫 , 不用铁钉 , 以钉年久生锈 , 必伤棺木 。”清官修《圆明园内工则例·大木作》:“以上平板枋凡宽厚不等 , 四面折 , 见方尺 , 并做银锭榫口 。”
虽说明代存在“锭榫”一词毋庸置疑 , 但未见将定胜糕称为“锭榫”糕的 。此外 , 按“锭榫”音讹说的观点 , 定胜糕是模拟锭榫而造的 。锭榫是家具及建筑中不起眼的配件 , 安装后一般看不见 , 明朝的糕点为什么要模拟它呢?目前看还不好解释 。定胜糕溯源于“锭榫”说似还是经不起推敲 。
我们认为定胜糕是仿照银锭而造的 , 这是基于以下三个理由得出来的 。
一是定胜糕形似银锭 。关于银锭形状的演变 , 戴志强、沈逸林《机制币鉴藏》(印刷工业出版社2013年)一书中介绍说:
到唐晚期出现的束腰形五十两银铤 , 才奠定了后来金银铤的基本形制 , 开启了金银铤的新历史 。因为这种银铤的周边隆起 , 特别是两头高翘 , 所以俗称“船形银铤” 。船形银铤到北宋以后 , 器型做了改造 , 删去了隆起的周边 , 特别是删除了两头高翘的翅 , 形成所谓的“定胜(升)”形状 , 这种束腰的定胜形金银铤 , 最终成为两宋时期全国通行的金银铤的主要模式 , 无论是官炉制作 , 还是民间铸造 , 都采用这样的形制 。后来的金、元、明各朝也继续沿用这种形制 , 长期使用 。
明代的五十两银锭(图2) , 与现代江浙一带流行的定胜糕的经典造形十分相似 。明代的定胜糕也是这种形状 。明朝冯梦龙《笑府》卷十二《熟荳》条有这样一则笑话:“蒙师见徒手持一饼 , 诱之曰:‘我咬个月弯与你看 。’既咬一口 , 又曰:‘再咬个锭胜与你看 。’徒不忍 , 以手掩之 , 误咬其指 。乃呵曰:‘没事没事 , 今日不要你念书了 , 家中若问时 , 只云狗咬便罢 。’”这段情节中提到 , 启蒙老师将学生的饼子一边咬掉一口 , 就咬成了“锭胜”形 , 这“锭胜”就是指定胜糕 , 可见明代的定胜糕就是束腰的银锭形 。
二是定胜糕最初称为“锭” , 由于是食品 , 故字也写作“” 。明陈侃《使琉球录·谕祭文》:“维嘉靖十一年岁次壬辰□月朔□日 , 皇帝遣正使吏科左给事中陈侃、副使行人司行人高澄 , 谕祭琉球国中山王尚真曰……象眼糕一盘 , 高顶茶食一盘 , 响糖五个 , 酥饼酥各四个 。”明王守仁《王文成公全书》卷三十八《谕祭文》:“维隆庆□年□月□日 , 皇帝遣本布政司堂上某宫某谕祭原任新建伯兼兵部尙书赠新建侯王守仁……炸鱼一尾 , 酥饼酥各四个 。”“酥”即其他文献中所说的“香酥定胜”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二回:“糖浇就甘甜狮仙 , 面制成香酥定胜 。”
其三 , 银锭是人们向往的财富 , 糕点做成银锭形以求富贵吉祥 , 这种行为相对来说是世人喜闻乐见的 。在古代 , 银锭的造型和图案十分流行 , 在房屋建筑、家用器具、服饰饮食等上面随处可见 。饺子的形状就是模拟银锭而来 , 不过它模拟的是元宝形的银锭 。清余治《得一录》卷三《育婴堂规条》载:“婴孩到堂……一一登明堂簿 , 即付乳妪收哺 。收哺之后 , 顶发薙作锭胜模样 , 内外堂婴一体照办 。”这说的是连孩童的发型也做成银锭模样 。图3是上海闵行区塘湾镇莺潮村明代墓葬出土的青花锭形套盒 , 陈燮君主编《上海考古精粹》(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6年)中介绍说:“锭胜形盒为明代出现的新器形 , 同元末明初的银锭十分相近 , 是模仿明代早期银元宝而作 。”
那么 , 如果说定胜糕是模拟银锭而造的 , 那流行的名称为什么不是“”(锭)而是“定胜”呢?
推荐阅读
- 懒游的故事|浙江丽水松阳老街,明代王景无人不晓,建功云南编纂《永乐大典》
- 脾胃|健康之“根”在脾胃!艾灸调理脾胃,比吃啥都强
- 「」明代瓷器进入黑暗期,竟是因为这两兄弟?
- 『』明代周王府煤山究竟有多高
- 「人物画」古书画欣赏:十幅明代精品,人物画的典范!
- 【朱元璋】剑桥明代史随记(二)洪武一朝的想法
- 明代人物■明代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薛瑄:士大夫人格标的,学问全在躬行
- 起义军■“左右近侍,一言稍违”,漫谈明代政府对农民起义的态度及其方法
- @明代青花瓷上的暗刻花和印花装饰浅议
- 湿地公园北京最大的湿地公园,在明代被誉“南囿秋风”,距市区1小时车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