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旷直营落伍的申通年报背后:颓势依旧?
本文插图
近日 , 申通快递公布了2019财年年报 。 财报显示2019年其总收入为230.67亿元 , 同比上涨35.58% 。 其中利润14.1亿元 , 较2018年同期20.5亿元减少31.27% 。 业务量73.71亿件 , 同比增长44.19% , 超出行业平均增速18.89% 。 总体来看 , 这份财报算是中规中矩 。
2014年 , 申通还是"通达系"里面绝对的"快递一哥" , 但时至今日 , 申通在国内快递界的表现却只能说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 总体来看 , 其在"通达系"里面排名倒数 , 这是申通最真实的写照 , 变革自然是应有之义 。
【刘旷直营落伍的申通年报背后:颓势依旧?】近几年来 , 申通高层发起"重回前三"的阶段目标 , 不断引入外部资源 , 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 加大技术研发投入 , 大干一场的姿态十分醒目 。 2019年与阿里达成的股权转让协议 , 进一步促成这个曾经的快递"一哥"与阿里的绑定关系 , 逐步展开资本层面上的资源调配 , 申通也确实有了一定增长 。
然而 , 阿里控股半年之后 , 申通的表现却依旧难称惊艳 , 现在的状态依旧不算好 。
失掉大哥头衔背后:直营落伍
申通快递曾是行业里面的"带头大哥" , 稳坐头把交椅十多年 , 直至2014年 。 2014年之前 , 其无论在市占率、营收还是净利润等多方面 , 表现均领先于行业 , 但形势很快逆转 。
2015年至2017年 , 国内快递业迎来了爆发式增长 , 很多公司的营收和利润都有了大幅增长 , 申通却在这个阶段落后了 。 相关资料显示 , 这个阶段 , 申通的毛利率增长不及中通 , 营收增长不及圆通 , 在总的业务量上也先后被两家超越 , 随后又渐渐为韵达、百世等超越 。 显而易见 , 申通掉队了 。
为何掉队呢?种种迹象指向了由申通"首创"的"加盟制" 。 申通依靠其早年创立的"加盟制" , 迅速从区域快递服务商走向全国服务商 。 由于该制度的诸多优点 , 后来被各快递公司效仿 , 后来的韵达、中通、圆通等纷纷采用了这种方式 。
所不同的是 , 中通、圆通等快递公司对加盟制进行了升级 。 比如 , 中通以加盟商入股的形式 , 完成了中通对大中转中心的"直营化"改造 。 直营化改造之后 , 极大地便利了总部对快递服务的控制力 , 提升了物流时效 , 在直营化的中通等公司面前 , 仍旧采取加盟制的申通弊端丛生 。
首先 , 申通加盟制之下 , 对代理商管理松散 , 客户服务跟不上用户要求 。 申通因为直营程度低、对代理商约束不足等弱点 , 导致配送质量差、送货周期长等等问题频现 , 因而频繁遭遇投诉 , 客户服务严重掉队之后业绩随之下滑 。
其次 , 申通尽管意识到了其直营化"滞后"的现状 , 但是推进"直营化"速度依旧太慢 。 2015年申通就展开了直营化改造 , 但直到2018年其直营改造才宣告一段落 , 改造过程经历了长达四年的时间 , 这就给对手创造了赶超的机会 。
实际上 , 申通直营化滞后很重要的原因 , 在于其营运资金不足 , 面对直营改造需要的大量资金申通只能是有心无力 。 不过 , 这一状况随着申通上市得到了改善 。
借壳上市直营提速 , 却依旧落后
相关资料显示 , 2015年申通营运资本(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为负4.2亿 , 相当于全年营收成本的6.5% 。 而申通失去"第一"的位置 , 转折点也出现在2015年 。
2015年申通的市场份额直接跌至12.4% , 而一年之前其市场份额还高达16.8% , 单年度市场份额下跌4.4个百分点 , 可见当时其面临的问题之严重 。
此后 , 其市场份额更是一路下滑 。 数据显示 , 申通在中国快递行业的市场份额从2014年的16.8%下降到2017年的9.7% 。 申通的市场地位 , 更是从第一跌至倒数第二 。
2016年末 , 申通借壳A股"艾迪西"上市 , 打开了上市渠道 , 申通募集资金方便了很多 , 这为申通接下来的直营化改造奠定了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