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胡服传入与大唐的中原侠客( 二 )


公元前 307 年的某一天 , 赵武灵王于国都邯郸 , 从朝见群臣开始 , 实施了他变革的第一步 。他没有穿戴往日的宽衣大袖的袍服 , 而是换上一身窄袖窄衣的胡服出现在大殿之上 , 众臣子皆哗然 。
「侠客」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胡服传入与大唐的中原侠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丨胡服骑射
之后 , 决心推行胡服骑射 , 赵武灵王希望身为朝廷重臣且为其亲叔叔的赵成能首先支持其这一改革的推行 , 但事与愿违 。为表反对之心 , 公子成于赵武灵王颁布“胡服骑射”令法的第二天便称病不朝 , 以实际行动抵制改革 。
然而 , 《尚书》有云:“国之大事 , 在祀与戎 。”
“戎”即兵事 , 意在开疆拓土 , 守卫国家 。赵武灵王深知自己将受到前所未有的非议与阻拦甚至天下人的耻笑 , 但为保卫国土乃至拓展疆域 , 这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还是进行了下去 。
这次改革的主要变化是废除下裳 , 改为有档的长裤;废除履舄 , 改穿长筒的皮靴 。相应地 , 上衣改变为紧身左衽的短袍 。而中原传统惯用的丝绸、葛布、麻布等材质逐渐 , 被毛毡制品、皮革等所代替 。此时的衣着已经初现侠客装扮的雏形 。
「侠客」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胡服传入与大唐的中原侠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丨实力强大的赵国二、鲜卑族服装在北魏孝文帝改革后与中原服饰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之后 , 鲜卑族服服装款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例如北魏后期 , 其穿着借鉴了汉民族服饰中宽袖等元素,同时也产生了很多新的服饰部件 。
早期的鲜卑族以帽为主要的头部衣着,因其居住地北方温度低风沙大,无论男女都习惯带帽 。且帽多以暖帽为主,常见的暖帽有风帽、突骑帽、鲜卑帽、合欢帽等等 。而至北魏后期,帽则改为冠与巾 , 原因一是收到了孝文帝改革的影响,二是随着生活区域南移而不再那么需要保暖防寒 。
「侠客」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胡服传入与大唐的中原侠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丨砖刻上的胡服
北魏早期人们常穿小袖袍 。这是一种交领袍,款式有左右衽和对襟,袍子的袖长大约到手腕左右,与汉服不同的地方是其袖口要小些 。鲜卑族男女都穿着这种服装,区别在于男性下身穿小口挎来与之搭配,女性下身则穿及地长裙 。这种小袖袍服饰在《梁书》中也有所记载 。
北魏后期常着褶衣 , 即交领 , 左右衽或对襟、袖子宽大,长度一般及臀下,腰部束带 。这种服饰一般与大口裤搭配 , 北魏后期男女都有穿着这种服饰 。
其中最具特色的穿着则是半袖 。半袖 。顾名思义就是长度较普通衣物袖子要短的上衣 。其袖口一般只到手肘,袖子长度也只是普通袖子的一半 。
《晋书·五行志》中就记载魏明帝面见朝臣时便穿过半袖服 , 且还带上了女子的秀帽 。而当时 , 其臣子的反应大概也是传统文人的态度了:直接直言上谏 , 质问皇帝穿的是什么奇装异服 。可见 , 至魏明帝 , 虽朝堂之上对少数民族服饰的异议仍然存在 , 但上至王侯贵族 , 穿半袖等衣物的行为也已经存在了 。
「侠客」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胡服传入与大唐的中原侠客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丨北魏孝文帝三、从胡服传入至初唐侠客的飘逸风姿
唐代文学作品中常见的侠客形象分为两类 。一类是游离于市井闾里斗鸡逐猎、任气杀人、放荡嗜酒的游侠 。主要是指权贵侠少、富家豪侠子弟以及禁军侠少和市井侠少 , 他们放荡轻狂 , 游离于市井 , 主要活动于都市中青楼酒家和斗鸡狩猎场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