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国之学脉,赓续文化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国之学脉 , 赓续文化
作者:黎荔
交大■国之学脉,赓续文化
本文插图

从昆明的西南联大旧址到西安的交大西迁博物馆 , 勾勒着中国大半个世纪的国之学脉 。
中国大学内迁 , 其意义怎么估计也不过分——保存学术实力 , 赓续文化命脉 , 培养急需人才 , 开拓内陆空间 , 更重要的是 , 表达了一种民族精神以及精忠报国的坚强信念 。
交大■国之学脉,赓续文化
本文插图

大学应该保持对高尚的追求 , 教育应该同国家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 否则我们这个民族的精气神或将无所归依 。 近年来 , 西南联大由历史研究衍化为现实热点 , 正如学者谢泳所言 , 是因为当下中国的大学精神在退化 , 人们转而向历史寻求慰藉与回应 。 而当前 , 对60多年前交通大学举校西迁的回顾 , 对“西迁精神”的弘扬 , 亦复如是 。
建国初期 , 一穷二白 , 百废待兴 , 中国大学顽强地生存、抗争、发展 , 其中蕴涵着某种让后人肃然起敬的力量 。 看那些西迁老照片 , 西迁的交大师生虽然人贫困 , 可人不猥琐、不油滑 , 甚至可以说器宇轩昂、精神抖擞 , 他们的自信、刚毅与聪慧 , 全都写在脸上——这是我阅读交大老照片的直接感受 。 今天的中国大学 , 从校园建筑到科研成果 , 都正朝“世界一流”飞奔 , 但再也找不出如此明亮、干净与自信的合影——那是一种由内而外、充溢于天地间的精神力量 。
交大■国之学脉,赓续文化
本文插图

那时的西安出了明城墙 , 就是茫茫麦地的郊外 , “天晴扬灰路 , 下雨水泥路” , 据说西迁初期 , 交大教工家属区夜里还时常有野狼出没 。 1956年建设中的校园 , 学生需要穿过杂草丛深的工地去教室上课 。 1957年 , 学校的大礼堂还没有建成 , 学校请来工匠 , 用南方运来的毛竹搭建了一座临时“草棚大礼堂” 。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 , 学校开大会、文艺演出、放电影 , 都在这个可容纳5000人的草棚大礼堂里进行 。 据说 , 在困难时期 , 学生吃不饱饭 , 但是仍然坚持挑灯学习 。 交大彭康校长心疼学生 , 亲自劝学生熄灯休息 。 但等校长走后 , 学生又打开灯 , 继续争分夺秒读书 。 食堂的大师傅们大都是从南方来的 , 能做得一手绝好的淮扬菜 , 但用本地食材很难发挥专长 。 为了犒劳交大师生的南方胃 , 条件允许下 , 学校会给全校师生派送用餐劵 , 让食堂特别加餐 , 但对于老交大人来说 , 红烧狮子头和咕噜肉在国庆节都舍不得吃 , 要等到每年4月8日交大校庆才舍得吃 。
交大■国之学脉,赓续文化
本文插图

在中国大学日渐富有、也日渐世俗化的今日 , 谈论那些已经隐入历史深处、但却精神抖擞的大学往事 , 也算是“别有幽怀” 。 当年的西迁创业者如今都已退休了 , 白发苍苍 , 垂暮之年 ,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已长眠于自己为之奋斗过的黄土地 。 可是他们带来的事业发展了 。 正是因为这些老一辈创业者用自己的牺牲和奋斗 , 换来了一所从上海迁到万里之遥的西安 , 不但奇迹般存活扎根、而且不断发展壮大的新交大 。 西迁60余年以来 , 西安交通大学培养了42位两院院士 , 为国家输送了27万各类人才 , 其中40%以上留在了西部工作 。
成立于国家危难之际的中国现代大学 , 所承载的“实学培国本 , 民族得中兴”的使命 , 使得其命运充满了绝境中奋起 , 为世界之光的民族气度 。 这种大学精神 , 不仅仅是学人学脉之传承 , 亦是国运国魂之担当 。 大学是有生命的 。 大学的生命即是文化日新的生命 。 年复一年走进大学复又走出大学的 , 是人类生命代谢中最鲜活搏动的血液 。 一个伟大的文明不会彻底死亡 , 一个文明历经危难传给另一个文明 , 古典文明凤凰涅槃传给现代文明 , 它们联接着人类历史 。 教育能够传播文明 , 我们现在能够传承的文化遗产、精神传统 , 远比过去丰富 , 这毫无疑问证明了我们的进步 。 纵然百年风雨飘摇 , 纵然我们有抱怨 , 进步仍然是真实的 。 而其中 , 中国大学以其不息的搏动 , 实现着中华民族精神文化的新与旧之更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