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研究■王辉斌:最喜狂澜收笔底 ——我与杜甫研究( 三 )
在人生的旅途上 , 人们常有“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之说 , 而在学术的旅途上 , 情况也是这样 。 从1987年2月我在《四川师范大学学报》上发表第一篇“研杜”论文算起 , 至《杜甫研究新探》出版的2011年10月止 , 其间凡24年 , 即是说 , 我已用了24年的时间与精力在研究杜甫 , 而《杜甫研究新探》一书 , 便是我在这24年所获得的一份最值纪念的成果 。 虽然 , 杜甫诗歌向有“众体兼备 , 包罗万象”之称 , 但我却是不可能再用24年的时间去研究“杜诗学”了 , 所以 , 《杜甫研究新探》一书的出版 , 即意味着我与“杜诗学”的挥手而别 。 从1968年的踏雪访瑶湾 , 到1979年的成都游草堂 , 再到2011年所出版的这本具有总结性质的《杜甫研究新探》 , 这就是我与杜甫其人其诗打交道的全过程 。
二
如上所言 , 我对杜甫的研究 , 主要是重在考察其生平事迹方面的相干问题 , 诸如出生地、生卒年、婚姻、交游等 , 所以 , 无论是在《杜甫研究丛稿》中 , 抑或是在《杜甫研究新探》中 , 对于这方面文章的编排 , 我始终都是将其放在第一位的 。 杜甫生平虽然是我研究“杜诗学”的重点 , 但杜甫的妻室问题与卒年问题 , 却又被我视为其中重点中的重点 。 下面先谈一谈我对杜甫妻室问题的研究这一重点 。
我研究杜甫的妻室问题 , 主是受郭沫若《李白与杜甫》的影响所致 , 因为在此书中虽然有《李白的家室索隐》一文 , 而无对杜甫妻室索隐的片言只语 。 为了弥补这一“缺憾” , 我便开始了对杜集的有意识通读 , 并以仇兆鳌《杜诗详注》为依据本 , 将其中凡与“妻”相涉的诗逐一抄录 , 共得19首 。 之后 , 我又以浦起龙《读杜心解》卷首的《少陵编年诗目谱》为据 , 对这19首“妻”诗进行了排比 , 发现其中于“妻”的称谓 , 主要有“妻”、“妻子”、“妻孥”、“老妻”、“山妻”诸种 , 而尤值注意的是 , 称“山妻”的诗只有一首 , 即《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遗老夫》一诗 , 其中有云:“理生那免俗 , 方法报山妻 。 ”浦起龙《少陵编年诗目谱》将此诗编入大历二年 , 是年 , 杜甫56岁 。 时龄56岁的杜甫 , 为什么要在这首诗中称其妻为“山妻”?而且在此诗之前与之后 , 杜甫均无这种“山妻”之称谓 , 其中原因又何在?凡此 , 均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 虽然如此 , 却使我有机会发现了潜藏于杜诗中的这一疑点 。 为了解密这一疑点 , 我又以仇兆鳌《杜诗详注》为依据本 , 将杜诗中凡与“儿”相关联的诗进行了逐一清理与排比 , 发现历代杜诗注家与研究者 , 均未弄清楚杜甫写于大历五年《入衡州》一诗中的“远归儿侍侧 , 犹乳女在旁”两句 。 也即这两句所写 , 并非如注旧所言是指杜甫是年尚有一个“乳女”在世的 , 而是谓其“入衡州”时 , 有一个如同幼女般的弱男侍从在侧 。 这两个方面的发现 , 又促使着我对被刘辰翁称之为“下语玄起 , 令人莫测”的《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一诗的破译 , 认为这首诗中的“新寡”之“卓女” , 就是《孟仓曹步趾领新酒酱二物满器遗老夫》一诗中的那位“山妻” , 即杜甫在夔州曾续弦再娶 。
根据上述读“杜”之所获 , 我即用了一个星期左右的时间 , 写成了一篇《杜甫妻室问题索隐》的论文 , 并很快在《大庆师专学报》1991年1期上发表 , 于是 , 我对杜甫妻室问题的研究 , 即因此文的发表而正式开始 。 这篇文章的大致结论为:杜甫与杨氏结婚于开元二十二年 , 时杨氏芳龄19岁 , 其约卒于大历元年前后 。 大历二年 , 杜甫在友人“薛十二丈判官”的撮合下 , 与夔州一位“新寡”的“卓女”再婚 , 大历五年杜甫病卒湖湘(此系用杜甫卒年的传统说 , 若用拙文所考之结论 , 乃为大历七年春)时 , 这位“卓女”尚健在人世 。
自《杜甫妻室问题索隐》发表后 , 我又对杜甫的妻室问题作了更进一步之考察 , 并先后发表了《杜甫<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破译》、《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 , 以及《关于杜甫生平的再探讨·关于杜甫的婚姻问题》等文 。 总体而言 , 这些文章的观点与看法 , 除了继续肯定与支持《杜甫妻室问题索隐》一文所得结论外 , 还从不同的角度对前人与时人之说进行了种种质疑 。 如在《杜甫的婚姻及其婚姻诗》一文中 , 举出杜集中《简吴郎司法》、《送高司直寻封阆州》二诗中的“婚娅” , 并勘之《尔雅·释亲》 , 以证杜甫与“吴郎司法”、“高司直”为“两婿”关系;又如举出北宋吕陶《杜公墓志铭》之所载 , 以证杜甫于杨氏为“初娶” , 等等 。 而于《杜甫<奉酬薛十二判官见赠>破译》一文中 , 则就清人冯班所持“薛十二丈”与“卓女”为夫妻之说进行了质疑 , 认为冯班因“再四读之”而所得之“旨”乃全为错误;陈贻焮《杜甫评传》因从冯说 , 故其所得结论亦误 。 而且 , 该文还以《杜甫评传》对《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一诗的译文为例 , 对其进行了全面质疑 。 为便于认识 , 兹将对其质疑之文抄录如次:
推荐阅读
- 「唐朝」历史上的唐王朝,为何始终都拿“河朔三镇”没有办法?
- ■南阳历史上最具代表性十大人物
- []为什么司马懿的历史评价极差?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时他早已死了
- :历史上的四大冤案,没有最冤,只有更冤
- 「李园」历史上真实的黄歇,只因贪名逐利沽名钓誉,终遭小人暗算下场悲惨
- ■历史上不存在的四个人,他们的名字却被人熟知,至今还有人相信
- #历史#他是个欺男霸女的恶棍,写了一首诗却流传千年,这首诗你也都学过
- :历史上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后,寡居10年寿终83岁
- 【历史】朱元璋最恨一个姓,下令:男世世奴,女代代娼,后代纷纷改姓!
- 历史:岳家小将第一猛:武力可比高宠,金国猛将前三强,他一人斩杀两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