缥缈孤史:对比司马光和曾国藩的家训,聊一聊家训与时俱进的发展


在大多数中国家庭中 , 都会有这样一句或是一段宗旨指导性的话 , 来规范着整个家族人员的行为 。 而这种规范性的指导通常被称作是家训 , 不管是几千年前的古代还是如今 , 家训一直都是中国社会大力弘扬的传统文化之一 。 有不少极为出名的古代家训 , 朱子家训、司马光曾国藩的家训都在文学作品之中常常出现 。
在这些经典的家训之中 , 曾国藩和司马光两家人的家训颇具代表性 , 曾国藩是晚清的肱骨之臣 , 是封建社会臣子学者各类优秀品质集中一身的人 。 而司马光则是宋元时代之后家庭伦理教育思想的创始者 , 他所提出的家训思想 , 对后来的社会伦理学说发展造成了巨大深远的影响 。
通过对两家家训的内容规范相对比分析 , 我们能够发现古代家训文化发展变化的特点 , 同时也能从中吸取精华特点 。

缥缈孤史:对比司马光和曾国藩的家训,聊一聊家训与时俱进的发展
本文插图

一 , 司马光家训与曾国藩家训
1 , 曾国藩家训比司马光家训更有人情味
司马光和曾国藩虽然都是古代历史中赫赫有名的文人学者 , 但是他们在教育后代时所采取的重点却是不同的 。 在司马光所处的宋元时代 , 程朱理学刚刚兴起 , 此时正是最需要巩固普及的时候 , 为了推广这一学说 , 加强对百姓的思想控制 , 统治者大力推行礼道思想 , 而作为官僚体制一员的司马光 , 自然也接受了这种思想的熏陶 。
“君令臣共 , 父慈子孝 , 兄爱弟敬 , 夫和妻柔 , 姑慈妇听 , 礼也 。 ”在教育后代的过程中 , 司马光更加注重礼学 , 《温公家范》这本书中就极为系统的呈现了司马光对后辈的要求 , 全书详细浩繁 , 从家庭的角度呈现了当时社会三纲五常等级秩序的社会主流文化思想 。
在后世朱熹编写的家训中 , 就有许多是参考了司马光编写的《司马氏书仪》 。 可见其对后世影响之深远 。 在当时的社会之中 , 礼学已经不单单是约束人的一种社会规范 , 它已经变成了承担整个社会道德教化作用的重要学问 。 这种家规家训虽然看上去颇有现实意义 , 但是其却显示出了一种冷冰冰的不近人情 , 似乎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已经变成了服从和管束 。
而距离司马光时代有百年之久的曾国藩 , 却在前朝流传下来的道德规范上进行了自己的演化发展 。 他并没有用冷酷的规矩严格要求子孙应该做这做那 , 和其他人相比 , 曾家的家训更加注重于以身作则 。 曾国藩的父亲就是一位出了名的大孝子 , 在曾国藩的祖父晚年重病之时 , 他的父亲母亲就不顾自身 , 不管再苦再累 , 坚决不向孩子们露出任何抱怨的神情 。 在父母的孝道熏陶之下 , 年纪轻轻的曾国藩也在心里立下了以后一定要学习父母 , 爱护长辈的信念 。 这种以身作则的家训规范 , 其实更具有感染力 。 “上半年所付黑狸皮褂 , 不知祖父大人合身否?”这是曾国藩写给祖父的家信 , 长大之后的他确实完成了自己年幼时期所立下的信念 , 尽管他常年在外 , 但依旧时常牵挂着家中长辈 。
而曾国藩这样恪尽孝道的行为 , 也对自己的几个兄弟姐妹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 在他的带动之下 , 曾家一片和乐融融 。 后来曾国藩带兵平定叛乱之时 , 他的几个兄弟有的跟着他为国尽忠 , 而有的则在家安心操持家族事务 , 几乎没有败坏门庭的不孝子 。
现如今我们在许多文学作品之中 , 也能看到曾国藩当时对兄弟以及后辈的规劝和教导 , 但是在教育传承之中 , 真正起作用的还是祖先前辈的以身作则 。 曾国藩从前朝刻板的规矩教条中开创了一条真正能够激发人内心道德的路 , 他没有刻意的强调当时长幼尊卑的封建礼教 , 而是用亲情去打动感化家中亲人 。 作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来说 , 我们在封建教条和亲情感化这两者之间选择的必然是后者 。

缥缈孤史:对比司马光和曾国藩的家训,聊一聊家训与时俱进的发展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