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私秘】读完邦达列夫《最后的炮轰》,怀念苏联文学曾经带给人的好感( 三 )


《热的雪》剧照
【文学私秘】读完邦达列夫《最后的炮轰》,怀念苏联文学曾经带给人的好感
本文插图

因此 , 整个《最后的炮轰》的故事链条 , 就是一个连长与卫生员之间的战地鸳鸯的故事 , 可以看出情节太俗套了 。
而在邦达列夫参与编剧的电影《解放》中 , 同样少不了这样的炮队里的爱情故事 , 电影里安插了一个副线 , 描写名叫谢辽莎的炮兵大尉与卫生员卓娅之间的一段战地爱情 , 一直延续到进攻柏林的最后一战 , 而这个卓娅的名字 , 也是《热的雪》中的女卫生员的名字 。
《解放》剧照
【文学私秘】读完邦达列夫《最后的炮轰》,怀念苏联文学曾经带给人的好感
本文插图

可以看出 , 邦达列夫描写二战一出手 , 必定要使出这个三角恋情的套路 , 而其中的女性一角必定是一个卫生员 。 邦达列夫笔下的战场在发生变化 , 但是它的人物是不变的 , 不同阶层的将士 , 围绕一个女兵 , 展开战火之外的情场上的角逐 , 而那个最终获胜的往往是那个过度敏感、心含柔情且喜欢思考生死的更为知识分子化的军官 , 而对立者往往是那个拿腔拿调、贪生怕死、沽名钓誉之徒 。
所以 , 邦达列夫一方面描写敌我之争 , 同时描写部队内部的道德之争 , 最终都是通过一个女兵的爱情来体现出人物的品行高下与优劣 , 这种设置 , 如果形成一种模板的话 , 只会让人觉得非常乏味 。
《热的雪》剧照
【文学私秘】读完邦达列夫《最后的炮轰》,怀念苏联文学曾经带给人的好感
本文插图

用一次 , 尚有一点新鲜感 , 但是屡试不爽就一点不可爱了 。 所以 , 邦达列夫的《最后的炮轰》读下来 , 真的把心里那一点对苏联文学的好感给破坏了 。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剧照
【文学私秘】读完邦达列夫《最后的炮轰》,怀念苏联文学曾经带给人的好感
本文插图

其实写有《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瓦西里耶夫比邦达列夫更胜一筹的地方 , 就是他少这种先入为主的框框条条 , 所以 , 小说里的人物显得更加自然 , 而不像邦达列夫笔下的人物 , 受到作者的一意孤行的安排 , 缺乏自然美 。
当然 , 邦达列夫后半生一直捍卫自己的文学理想 , 也是值得我们尊崇的 。 只是苏联文学的大舞台倒塌了 , 邦达列夫作为其中一员的文学无论优劣 , 都无法引起人们的兴趣与关注 , 这也是一种悲哀 。
【文学私秘】读完邦达列夫《最后的炮轰》,怀念苏联文学曾经带给人的好感
本文插图

如果白银文学卷土重来 , 与今天的社会现实更加远隔重洋的话 , 那么苏联文学里更多的现代意识 , 理应不失其应有的启迪意义 。 因此 , 即使苏联文学随着时代被遮蔽了 , 但是它的文学价值是不应该被遗忘与忽视的 。 邦达列夫也有他的特别的价值与意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