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数」杜贵晨:“倚数”称名和“倚数”谋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之二)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杜贵晨:“倚数”称名和“倚数”谋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之二)
中国古代文学数传统最外在的表现是“倚数”称名 , 最具关键意义的是“倚数”谋篇 。
首先 , 古籍分类和丛书、选集以及个人撰作“倚数”称名 。
本文插图
《周礼正义》
为群书分类编目出于书籍保管流通的需要 , 理论上当始于《周礼·保氏》“六艺” 。 但“六艺”不载其书 , 所以 , 我国真正目录学乃始于汉代刘歆承其父刘向《别录》分群书之类目著为《七略》 , 《汉书·艺文志》据以删存;晋荀勖《中经新簿》创为四部分类法 , 与七分法并行;后世南朝宋王俭著有《七志》 , 梁阮孝绪著为《七录》 , 至《隋书·经籍志》确定经、史、子、集四部之名称次序 , “七”分法为“四部”分法所替代 , 并最后由于《四库全书》的编纂 , “四部”“四库”几乎成了全部古籍的总名 。
若从“六艺”算起至《四库全书》 , 中国古籍分类目名几经变化 , 却无论如何 , 其总称始终都要有一个“数” 。 这种事 , 不往深处想也罢 , 但若“每事问” , 溯源就应该是古代“倚数”编撰的传统 。
[补说:七分法有当时文献实际的根据 , 但其一定是“七”分 , 应当如《孟子》七篇 , 因北斗七星崇拜而以“七”为编纂体式的法则;四分法的产生可能主要是从对当时古文献状况审量而来 , 但是 , 也不排除对“四”之为数神秘意义的考虑 。 待考]
本文插图
《四库全书总目》
其他古籍丛书、选集之名以数称者更不胜枚举 , 如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五经、六经、十三经、十七史、二十四史、千家诗、万首唐人绝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六十种曲、六十家小说……等等 。
这流衍百代大小不等之“数”的书籍群体 , 纵然未达古代文学作品的全部 , 数量也足以惊人 。 其中个别地看 , 如“十七史”“百三名家”等绝无深意 。 但在总体考量之下 , 如《三坟》《五典》一类假托之书 , 也各因“三皇”“五帝”之数而以“数”称 , 岂不是从来就有意为之 。 这固然由于量必有数 , 但编纂者首要在量数上打主意 , 也应该是“倚数”传统使然 。
个人之作“倚数”称名者 , 书籍如《一峰集》《二希堂文集》《三鱼堂文集》《四溟集》《五柳先生文集》《六研斋笔记》《七如题画小品》《九灵山房集》《十驾斋养心录》《六一诗话》《二十七松堂集》等等 , 多为以数称之别号、斋名等移作集名;篇章如《一枝花》《二京赋》《三都赋》《四愁诗》《五噫歌》《七发》《八哀诗》《九歌》《十离诗》 , 等等 , 乃至有著名的楚辞“九”体 , 汉赋“七”体等 , 多见于唐前诗文 。
本文插图
映旭斋刊本《三遂平妖传》
但是 , 这种情况即使在明清小说中也不少见 , 如《三遂平妖传》、“三言二拍”、《七侠五义》《四婵娟》《一百二十行贩扬州》等等 。 而以戏曲中为多 , 笔者据《曲海总目提要》和邵曾祺编《元明北杂剧总目考略》所收剧目统计 , 得剧名含有数字者228种 , 其中仅含“三”字的就有58种 。 民歌中如《子夜四时歌》《五更调》《九张机》《十八相送》之类 , 也不乏其例 。
其次 , 古籍撰作“倚数”谋篇 。
上古以创作为圣人之事 , 以致孔子“述而不作” , 不敢自比于“作者” 。 而后人有所述作 , 必意在笔先 , 构思“举措以数” 。 《周易》近乎数字的魔方 , 而《周礼》更象周官阶级名数的账簿;《吕氏春秋》用“数”字112次 , 用“其数”22次 。 这些 , 显示作者著书不得已而用“数”和用“数”之热忱 。 最突出是以“天数”“命数”等为一篇布局的根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