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数」杜贵晨:“倚数”称名和“倚数”谋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之二)( 三 )


《水浒传》第四十二回写九天玄女教训宋江说:“玉帝因为星主魔心未断 , 道行未完 , 暂罚下方 , 不久重登紫府 。 ”由此可知《水浒传》故事布局根本上是以所谓玉帝早有安排的“天数”为依据 。
「倚数」杜贵晨:“倚数”称名和“倚数”谋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之二)
本文插图

连环画《宋公明遇九天玄女》
书中也有 11 次明言及“天数” , 如第一回说:“却有四个真字大书 , 凿着:‘遇洪而开’……岂不是天数!” 第七十一回写道:“聚弟兄于梁山……一百八人 , 上符天数 , 下合人心 。 ”结末梁山英雄死亡相继 , 便屡屡有“天数将尽”的话头 。
可知《水浒传》作者构思 , 从“洪太尉误走妖魔”到“梁山泊英雄大聚义” , 到英雄们渐次折损的叙述 , 无不照应九天玄女的旨谕 , 是根据于“天数”的安排 。
《红楼梦》写石头、神瑛侍者、绛珠仙子及“一干风流冤孽”造幻历劫故事 , 似以释家之说为本 , 实际却是建立在“数”的传统之上 。
书中“数”字用为“天数”“命数”“定数”义者有12处 , 如第一回:“这石凡心已炽……二仙知不可强制 , 乃叹道:‘此亦静极思动 , 无中生有之数也 。 ’”第五回:“这是尘寰中消长数应当 。 ”第一百二十回:“宝钗……有这个事 , 想人生在世真有一定数的 。 ”等等 , 表明《红楼梦》也由“数”起 , 由“数”终 , 其中“家运”“人生”“功名”等等 , 莫不由于“定数” 。
「倚数」杜贵晨:“倚数”称名和“倚数”谋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之二)
本文插图

连环画《宝玉出走》封面
至于《西游记》开篇即称“天地之数” , “八十一难”为“九九行满道归真”;《封神演义》以全部故事起于“天意已定 , 气数使然”;《儒林外史》开篇有“百十个小星”的降世而结末有“幽榜” , 等等 , 都是数传统在作品布局谋篇中的表现 。
古代戏曲多取材于小说 , 其布局谋篇也多“倚数” 。 但是 , 大约由于戏曲的表演性质 , 不便象小说那样可以随意布置 , 所以戏曲文学以“天数”“命数”“定数”安排故事的底蕴往往难以目测 。
但是 , 象元杂剧《看钱奴买冤家债主》借“二十年福力”的故事 , 《荐福碑》“三封书谒扬州牧 , 半夜雷轰荐书碑”的故事 , 所据之观念也还明显是“定数” 。 而孔尚任《桃花扇纲领》自叙剧作人物安排的根据 , 也“实一阴一阳之为道也” 。 如上论及 , “一阴一阳”即“二偶”之数 。
「倚数」杜贵晨:“倚数”称名和“倚数”谋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之二)
本文插图

清西园刊本《桃花扇》
总之 , 从先秦到明清 , 各体各类文学都贯穿有“倚数”称名和布局谋篇的原则 , 而且从经史诗文到小说、戏曲等俗文学 , 日渐深入 , 见出古人以数理总揽群书或一部书为文献——文学编撰普遍的观念 。
注释:
[1]熊笃《诗词曲艺术通论》 , 中州古籍出版社2000年版 , 第63页 。
【「倚数」杜贵晨:“倚数”称名和“倚数”谋篇(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之二)】本文原题目为《中国古代文学中的重数传统与数理美——兼及中国古代文学的数理批评》 , 经作者授权刊发 , 转载请注明出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