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贝莱德、花旗、施罗德……外资巨头纷纷加仓中国资产,全球资金再配置进程开启

北向:贝莱德、花旗、施罗德……外资巨头纷纷加仓中国资产,全球资金再配置进程开启
文章图片

财联社(上海 , 采访人员 韩理)讯 , 自从3月以来 , 中国资产就频繁地被包括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等海外机构称为"全球资产避风港" 。 在国际疫情尚未出现明显拐点的当下 , 诸多海外投资机构更祭出真金白银加仓中国资产 , 除了通过互联互通机制流入A股市场 , 港股市场也成为了其押注中国资产的"桥头堡" 。
外资巨头"狂买"中国资产
在过去几个交易日 , 全球知名投资机构已然开始布局港股市场上的"中国资产" 。
如全球知名投资机构贝莱德便在4月9日陆续加仓广汽集团 , 民生银行 , 中兴通讯三家公司H股股票;8日则增持了中国民航信息网络 , 上海石化H股等公司;7日则增持中石化炼化工程 , 李宁等公司 。 另一大资管公司--施罗德也在增持中国资产 。 根据港交所披露的数据显示 , 4月8日 , 施罗德增持中车时代电气11万股 。
就在今年3月31日 , 贝莱德公司CEO拉里·芬克在致全体股东信称 , 贝莱德继续增加在中国的布局和本土投资专业团队 。 拉里芬克还表示 , 长期来看 , 中国是贝莱德最大机遇之一 , 投资布局中国为十年后甚至更远时间贝莱德发展的解决方案 。
此外 , 花旗集团则在4月7日接连增持中远海能 , 中联重科 , 中国铁塔等"中字头"基建H股 。 摩根大通则增持了百济神州、广深铁路H股等 。
除去权益资产外 , 去年债券通的开通 , 给外资在中国的资产均衡组合配置带来了可能性 , 同时为权益资金滞留国内带来更多可能 。 摩根大通在4月将中国政府债券纳入摩根大通新兴市场债券指数 , 或导致千亿长期配置资金借道港交所进入国内 。
瑞银资产管理公司亚太固定收益部主管海登·布里斯科则看好中国债券在疫情期间 , 借机获得美债避险资产地位 , 其甚至将这一转变称之为"任何人一生中见到的资本市场最大的一次变化" 。
而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亦指出 , 在疫情影响下 , 国内债券市场成为全球资产的避风港 , 相对于海外较大幅度的利差 , 境外机构通过债券通参与国内债券市场的积极性将会显著增加 。
全球资金再配置进程开启
而在国际疫情短期由美元资产风险偏好下滑引致北向资金流出之后 , 3月末以来 , 北上资金再度回归净流入状态显示 , 因复活节暂停南北互动而滞留的海外资本 , 开始加速回流 , 进入中国资本市场 。
时隔三个交易日 , 北向资金的回归显得来势汹汹 , 似要弥补此前三个交易日错失的机会 。 Wind数据显示 , 4月14日 , 在互联互通北向渠道在暂停3个交易日后的回归首日 , 北向资金全天大举净买入142.29亿元 , 创下今年以来第二大单日净买入额 。
事实上 , 近期北向资金已经一扫3月中旬持续流出的低迷 , 再次涌入A股市场 。 采访人员统计Wind数据发现 , 自3月24日起北向资金就开启了又一轮"扫货模式" 。 截至4月14日 , 3月24日以来北向资金流入金额已达到401.45亿元 , 其中4月7日净流入金额也高达126.74亿元 。
【北向:贝莱德、花旗、施罗德……外资巨头纷纷加仓中国资产,全球资金再配置进程开启】中信证券指出 , 全球资金再配置进程已经开启 , 北上资金日均流入规模恢复至1月水平 。 其中代表海外长线机构的配置型资金已经呈现连续两周净流入趋势 。
那么北向资金此轮"扫货"偏好哪类股票呢?
采访人员梳理发现 , 大消费板块尤其是食品饮料板块仍颇受北向资金的"偏爱" 。 截至4月14日 , 3月24日以来北向资金买入最多的是贵州茅台 , 共计流入资金32.29亿元 。 海天味业、五粮液也分别流入16.07亿元和14.93亿元 。
此外 , 医疗板块的药明康德和迈瑞医疗也分别获得11.37亿元和2.5亿元的净流入;科技板块的海康威视、宁德时代和立讯精密分别获得16.7亿元、4.45亿元和3.13亿元净流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