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正常,我还需要控制饮食吗?解读糖尿病并发症的真正原因

昨天有一名咨询者问 , “我这段时间空腹血糖都挺正常的 , 为什么你还让我控制饮食?”这名咨询者控糖已经2个月了 , 近期血糖基本都能稳定在正常范围内 。在她的要求下 , 最近开始少量加上小米粥、米饭等主食 。
作为一名营养师 , 在给出营养调理方案之前 , 必要要根据咨询者的体检报告、饮食结构综合评估对方的综合情况 。例如 , 对于糖尿病人群 , 会特别重视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 , 其次是空腹胰岛素及空腹C肽这四项和糖尿病有关的指标 。同时也会结合其他常规检查如血压、身高体重 , 或生化指标如血脂四项、肝功能、肾功能等进行综合性评估 。
「」空腹血糖正常,我还需要控制饮食吗?解读糖尿病并发症的真正原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讲 , 观察血糖最常用的指标是空腹血糖(GLU) , 就是指从晚上到早上有大概8-10小时没有吃过任何东西(除了喝水) , 还未吃早餐之前的这个空腹状态下测的血糖值 , 这个值能够表示基础胰岛素分泌情况 , 也就是说能够真实地反映出你体内胰岛β细胞的功能到底怎么样 。
然而 , 血糖就是个熊孩子 , 特调皮 , 极容易受到各种影响 。例如 , 晚上睡不好了 , 早上血糖可能就高了;昨天吃多了 , 今天血糖也高了 , 着凉感冒了 , 这时候血糖也有可能比平时高一点点 。所以 , 有没有一个指标可以帮助咱们观察身体内长期的血糖情况呢?
有的 , 而且这个指标也很重要 , 它能够说明我们体内过去1-2个月内血糖总体情况——糖化血红蛋白(HbA1c) 。它是人体内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与血液中的糖类物质经过缓慢、持续的反应所生成的不可逆的糖化反应 。也就是说 , 如果体内血糖浓度长期在较高的水平 , 这个指标也显得高 , 而这个指标正常 , 则能够表明近1-2个月的血糖整体水平都很好 。
很多人 , 都只关心血糖这个数值怎么样 , 遇到过不少的人 , 觉得自己只要空腹血糖水平正常 , 饮食上便不需要控制了 。其实 , 这很可能只是一个假象 。
血糖管控好 , 用药不可少 , 药物在控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但也有的人 , 用药过后发现这药物对自己不管用了 , 没以前降糖效果好 。或者说即使是规律用药 , 感觉糖尿病却仍然越来越严重 , 吃的药越来越多 , 甚至还可能出现并发症 。饮食和药物一样 , 是管控血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有的人空腹血糖虽然正常 , 但是饮食过后 , 一天中其他时间段的血糖情况到底怎么样 , 这才是最关键的 。饮食做得好 , 才能够更好的控制血糖波动 , 减少体内糖基化反应 。
「」空腹血糖正常,我还需要控制饮食吗?解读糖尿病并发症的真正原因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1
有很多证据表明 , 糖尿病患者持续的高血糖或波动高血糖 , 会加速蛋白糖化反应 , 导致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的不断积累 , 糖化血红蛋白是反映这个情况的指标 。而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聚集在血管壁上 , 能够改变基质蛋白的性质 , 使得血管基底膜增厚 。“单纯应用胰岛素治疗不能减少AGEs的累积 , 这说明血糖对机体的刺激不是AGEs生成的唯一途径 , AGEs是各种致病因素的交互作用 , 如高血糖与氧化应激共同作用导致AGEs不断累积”
降糖药、胰岛素能够很好地控制血糖 。但是 , 无论是药物还是胰岛素 , 也无法处理血管氧化应激造成的基底膜增厚 , 血管逐渐变硬 , 甚至出现斑块 。所以说 , 血糖的波动过大 , 对血管造成更大损伤 , 长期这样 , 大血管、微血管受损 , 就会引发各种各样的并发症 , 例如糖尿病神经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病足 。糖尿病可怕的并不在于血糖高 , 一开始血糖高也不会造成人的任何不适应 , 但是如果不重视 , 就像是温水煮青蛙 , 把血管越“煮”越厚 , 最终爆发出来的并发症 , 才是最让人痛苦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