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各有各的“小心思”,一季度汽车零部件行业重大并购案一览


车市遭遇“逆境” , “新四化”转型迫在眉睫 , 全球化等方面的布局也需提速 , 多重考验之下 , 汽车零部件企业近几年掀起并购热潮 , 或抱团取暖 , 共渡严寒 , 或强强联合 , 剑指未来 。
普华永道此前发布的《全球汽车零部件行业深度整合》报告指出 , 预计2019年全球汽车零部件并购交易总额将达到440亿美元;在过去的四年中 , 已有三年的年度交易总额突破500亿美元 。 另外 , 如果将自动驾驶技术相关的股权投资交易计算在内 , 今年的交易总额可能超过500亿美元 。
进入2020年 , 汽车零部件行业并购仍在持续 。 在刚刚过去的一季度中 , 汽车零部件行业就有多起并购案爆出 , 另在此期间 , 此前公布的几起并购案也迎来了最新进展 。 日前 , 盖世汽车特对一季度汽车零部件行业并购案进行汇总 , 并尝试找出这些事件背后企业的真实意图 。
一、博格华纳宣布收购德尔福科技
1月28日 , 博格华纳宣布已与德尔福科技达成最终交易协议 , 打造全球领先的动力公司 , 为轻型车和商用车制造商及售后市场提供服务 。 博格华纳将以全股票交易的形式收购德尔福科技 , 后者企业价值约为33亿美元(包括债务) , 交易预计将于今年下半年完成 。
【汽车】各有各的“小心思”,一季度汽车零部件行业重大并购案一览
本文插图

图片来源:博格华纳
盖世解读:
博格华纳近几年正以内燃机(Combustion)、混合动力(Hybrid)和电动化(Electric)为主线的 “CHE” 组合拳战略推进电气化转型 。 目前 , 博格华纳五大业务单元除原有的传统燃油车业务之外 , 均已拓展相应的混合动力车型和纯电动车型业务 , 如电驱动模块、高压空气加热器和高压液体加热器等电池及座舱热管理产品已开始向新能源市场拓展 。
为扩充电气化实力 , 博格华纳在过去几年发起了多起收购事项 。 该公司于2015年和2017年先后收购了雷米电机和英国新能源汽车控制装置和电池充电器生产商Sevcon , 扩充了其在电机、电控及电驱动方面的能力 。 2019年2月 , 该公司又收购并整合了两个在电动和混动驱动领域的知名企业Rinehart Motion Systems和AM Racing , 设立全资子公司”Cascadia Motion” , 专注于利基和低批量制造应用 , 进行全电动和混合动力驱动系统的设计、开发和生产 。
此次收购德尔福科技 , 博格华纳意在强化博格华纳电子电力产品组合、产能和规模 , 加速电气化转型 。 具体来看 , 德尔福科技传统燃油动力系统产品包括发动机燃油喷射系统、碳罐、电控ECU和变速器控制器等 , 这些产品可与博格华纳的涡轮增压器、废气再循环阀、发动机正时系统、变速器、热管理等充分互补;电驱动系统产品包括DC-DC转换器、在线充电器、电池管理系统、软件开发与应用 , 这些技术可与博格华纳的电子涡轮增压器、P2混合动力模块、高压PTC加热器、电机、电池包、“三合一”电驱动系统形成合力 。
二、延锋宣布收购安道拓持有的延锋汽车内饰30%股权
2月2日 , 延锋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延锋”)宣布 , 公司与安道拓就双方合资组建的多家合资企业相关事宜达成一揽子协议 。 其中 , 延锋拟出资 3.79 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6.44 亿元) , 收购安道拓持有的延锋汽车内饰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延锋汽车内饰”)30%股权 。 此前 , 延锋于 2015 年重组原江森自控(现安道拓)全球汽车内饰业务 , 并成立延锋汽车内饰 , 延锋和安道拓分别持有延锋汽车内饰70%和30%的股权 。 交易完成后 , 延锋汽车内饰将成为延锋全资子公司 。
【汽车】各有各的“小心思”,一季度汽车零部件行业重大并购案一览
本文插图

盖世解读:
单从这部分协议内容来看 , 延锋的目的似乎在于实现汽车内饰业务的“独立发展” 。 但值得注意的是 , 延锋与安道拓还达成了另外两项协议:一、延锋将取得对延锋安道拓机械部件系统有限公司董事会控制权 , 后者业务范围将扩展至全球 , 并可在境外设立子公司;二、延锋安道拓机械部件将以 2000 万美元(约合人民币 1.39 亿元)向安道拓购买汽车座椅的滑道、调角器、锁扣及调节机构等机械部件包括各国专利在内的知识产权 。 从这两项协议不难看出延锋公司加速全球化进程的“心思” , 如果结合这两项协议来看此次收购事件 , 延锋汽车内饰的独立发展或还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 也即打破“合资”公司所带来的“紧箍咒” , 获得海外布局决策权 , 加速全球化进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