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舜囚尧篡位是否可信?社会发展摧毁了禅位,夏朝之前还有若干朝代( 六 )


原来 , 所谓黄帝、帝挚、颛顼、帝喾、少昊、尧、舜 , 不仅是指代某一个帝王 , 而是指一个个长达数百年的王朝代称 。比如尧帝的陶唐氏王朝 , 历经六代229年 , 尧只是开朝帝王 , 末世帝王叫“密” 。
难怪《史记》中五帝的寿命都长得吓死人 , 比如黄帝和尧 , 都在位一百年 。也难怪年长的舜比禹低了四辈 , 原来他们仅仅是朝代的符号 , 并非真的是某个人 。
「」舜囚尧篡位是否可信?社会发展摧毁了禅位,夏朝之前还有若干朝代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虽然 , 这些资料仅仅处于有限的资料推测中 , 没有定论 , 但是从历史发展的规律来看 , 人类从邦联制结构前的公权社会 , 到夏朝的私权结构 , 不可能由五帝这么短的时间完成历史急转弯 。
从理论上讲 , 五帝代表的是五个 , 乃至更多个王朝 , 完成邦联制结构的初级阶段 , 将公权逐步演化为半公权 。最后随着公权私有化的程度加深 , 自然催生夏王朝的私有结构 , 这才是符合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 。
我们把尧舜时期 , 放进那个历史阶段 , 就会得出结论 , 那个阶段怎么可能会是禅让制存在的时期呢!它应该发展到接近于夏朝的公权完全私有化阶段了 , 禅让一定只能存在于黄帝之前的部落联盟阶段 。
抛开道德纠缠 , 历史更迷人
人们被《史记》的道德观所左右 , 往往喜欢以道德眼光来审视尧舜禅代关系 , 由此纠缠于细节的道德挖掘、推演和评论 。其实意义不大 , 两千多年来 , 已经被嚼烂了 。况且我们所处的环境 , 已经没有了旧体制下的文化制约 , 不存在文人士大夫的阶级立场 。
所以 , 从不同的角度审视历史更有意义 , 也更精彩 。谨以此文抛砖引玉 , 与您共享!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