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陇望蜀:光武帝刘秀和成家皇帝公孙述互争皇权正统

“君权神授”说是古代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 。我国在夏商周三代就已经形成了这一政治理论 。对此 , 《尚书·召诰》中记载:“有夏服天命 。”这句话的意思是:夏朝的存在受命于天 , 夏朝君主受天神的命令统治人民 。这是我国关于“君权神授”说最早的史书记载 。君主们利用此政治理论将自己推向神圣的统治地位 , 维护皇权和巩固统治 。由此我国古代的君主都自命为天子 。当时 , 在太平盛世 , “君权神授”说是君主巩固统治的工具 。在乱世 , “君权神授”说则是各路夺权者获得“正统”皇权身份的有效工具 。盛行于秦汉时期的“谶纬”学说 , 就是“君权神授”说的直接体现 。天下大乱 , 王朝更迭 , 各路夺权者都利用它来获取“正统”皇权身份 。
##得陇望蜀:光武帝刘秀和成家皇帝公孙述互争皇权正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谶纬学说
昔日汉高祖刘邦和群臣一起立下必是刘氏为王的“白马盟约” 。这就向天下确定了“刘氏为王”的“正统”性 。如果以后有异性者篡位为王 , 那他就是得位不正 , 不具备为天下承认的“正统”性 。除非他有一个非常“正统”性的理由 。还有什么理由能比“君权神授”更有说服力呢?因此 , “谶纬”学说成为体现“君权神授” , 获得皇权正统性的直接工具 。例如:秦末陈胜吴广起义时 , “朱书鱼腹陈胜王” 。而所谓“谶纬”学说 , 就是“谶”和“纬”的合称 。据相关史书记载:“谶”最早起源于先秦时期 。“纬”最早起源于西汉时期 。之后 , “谶”和“纬”组合成“谶纬之学” 。
##得陇望蜀:光武帝刘秀和成家皇帝公孙述互争皇权正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刘秀画像
其中“谶”是秦汉时期巫师、方士自编的占卜预测上天启示、王朝兴衰和祸福吉凶的隐语 。具体表现形式有:谶言、图谶等等 。例如:朱书鱼腹的“陈胜王”就是一句谶言 。“纬”是“纬书” , 其融合了先秦河洛神话、阴阳五行和大儒董仲舒的天人感应学说 。以“谶纬”学说为工具获得皇权身份的正统性 , 在西汉末期极为盛行 。今天我们就来讲述东汉光武帝刘秀和成家皇帝公孙述利用“谶纬”学说互争皇权正统性的历史事迹 。
##得陇望蜀:光武帝刘秀和成家皇帝公孙述互争皇权正统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成家皇帝公孙述画像一、光武帝刘秀以图谶为工具起兵称帝
公元9年 , 西汉外戚权臣王莽以各种谶纬符命 , 例如:“赤帝玺某传予皇帝金策书” , 通过禅让称帝 , 建立“新朝” 。句中的“赤帝”是指汉室皇帝 。史书记载:汉高祖刘邦就是赤帝之子 。句中的“赤帝”自然是刘邦后裔了 。王莽立国15年亡国被杀后 , “后起之秀”刘秀也如王莽一般利用谶纬之说起兵称帝 。刘秀本就是高祖刘邦后裔 , 他这样做则能更提高自己称帝的“正统性” , 毕竟“君权神授”嘛!公元22年 , 刘秀和同母异父兄刘縯共同起兵于南阳郡(今河南南阳) 。他们之所以会起兵 , 一个是因为天下大乱 , 汉室衰微 。另一个是因为“谶纬之学”的助力 。《后汉书·光武帝纪》对此记载:“莽末 , 天下连岁灾煌 , 寇盗锋起 。地皇三年 , 南阳荒饥 , 诸家宾客多为小盗 。光武避吏新野 , 因卖谷于宛 。宛人李通等以图谶说光武云 , 刘氏复起 , 李氏为辅 。光武初不敢当 , 然独念兄伯升素结轻客 , 必举大事 , 且王莽败亡已兆 , 天下方乱 , 遂于定谋 , 于是乃市兵弩 。十月 , 与李通从弟秩等起于宛 , 时年二十八 。”由此我们可知 , “谶纬之学”对当时社会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 。
##得陇望蜀:光武帝刘秀和成家皇帝公孙述互争皇权正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