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人为何宣扬郑成功的“抗清”事迹?( 三 )
文章图片
家光企此鸿图 , 盖因明清征战胜败未决 , 寄望突出奇兵以收渔翁之利 , 既闻福州败绩 , 终至断念 , 嗟乎惜哉!其时百战谏磨之士尚存 , 徒为髀肉复生之叹 , 以家光英迈 , 决行此举 , 则不啻于世界史册永留赫赫雄名 , 或一变锁国之策 , 同各国骈驰竞争 , 于东洋现出一大强国 , 亦未可知也 。
文章图片
小仓的说法影响极大 , 以后相关叙述多本此说 。 但是 , 近年东京大学小宫木代良教授详细分析了德川家光政权应对日本乞师的过程 , 论证了德川家光一开始就无意应南明、郑氏请求出兵大陆的事实 。 他还明确指出 , 认为家光企图寻机进军大陆的说法是“近代日本对外膨胀思想的反映” 。
与此相对 , 郑成功占据台湾 , 却有让日人深感庆幸的一面 。 1894年出版的春阳堂《古今名誉实录》为彰显古今伟人事迹之作 , 其中对郑成功的评价为:
台湾岛岂止富于山海之利 , 形势诚东洋无双 , 泰西诸国一旦傲然占据此处 , 则日本支那命运皆归其掌中 , 纵有大政治家大豪杰出世亦无从施策 。 若成功未将荷兰征服 , 复收台湾为我东洋手中 , 则皇国清国之形势必际遇非常之危险 , 东洋之人 , 敢忘成功遗绩 。
此处将本属中国的台湾泛化为属于东洋 , 经此转化 , 成功即从中华民族英雄转为东洋中日之英雄 。 但这里除了庆幸列强势力未能占据台湾 , 是以中日没有面临更近距离的压迫外 , 还有日本得以避免从欧洲强国手中夺取台湾 , 而可从更弱的中国手中赚取之庆幸 。
甲午战前 , 清日对立 。 依田学海《国性爷讨清记》(六合馆弦卷书店1894年)就在其前言中云:“此书登载国姓爷以日本人之气象与满清战斗之大略 , 要攻取台湾 , 攻取台湾慰藉国姓在天之灵 。 ”郑成功的抗清形象 , 作为动员日本人与清朝作战的资源 , 于此得以强调 。
文章图片
不仅仅是台湾 , 该书结尾部分更进一步发挥:杀尽清人 , 恢复唐虞殷周以来历代衣冠之旧俗 , 在此之后令其归我日本所有 , 则不亦快乎 。 这里通过郑成功旧事 , 将清朝比为应该尽灭的夷狄 , 最后更要以日本统领衣冠中国 , 郑成功事迹几乎完全被当做日本侵华之历史渊源 。
另外 , 我们还能看到 , 日人对于郑成功反清色彩的强调也影响到了清末留日中国革命派人士 , 宋教仁就曾认真研读过川口长孺的《台湾郑氏纪事》 , 而同盟会机关报《民报》等革命派书刊也对汉民族的英雄郑成功给予热情讴歌 。
文章图片
【日本@日本人为何宣扬郑成功的“抗清”事迹?】日本人绘制的郑成功夫妇画像
以郑成功故事宣扬殖民台湾
甲午战后 , 割让台湾 。 1895年10月丸山正彦出版《台湾开创郑成功》(嵩山房)一书 。 序言中 , 丸山由平户郑成功纪念碑石(1848年建)谈及郑氏的日本出身 , 继而褒扬其抗清、开台之功绩 , 以郑成功为日本精神之代表 。 接着又谈及日本占领台湾事云:“将军遗恨透于骨髓 , 虽死不能释然之清朝 , 今不能抗我仁义之师 , 以媾和修好之结局 , 略整善邻旧交 , 将军终焉之地台湾 , 归于其生国大日本帝国之版图 , 匪徒镇定之期渐近 , 将军之灵魂定亦喜悦翱翔于长空国土 , 仰我天皇高远之威光深厚之仁慈 。 ”以郑成功故事为占台正当性之宣传 。 其在叙述郑氏请援事时 , 还批评幕府逸失出兵大陆之机 , 对乞师的拒绝暧昧无理 , 没有体现出“像男儿一般堂堂正正的日本” 。
推荐阅读
- 日本@日本无条件投降68周年:日军在华罪行照曝光
- [小熊]今天日本战败73周年 日本所犯又一反人类罪行曝光
- 「印度」1962年那场中印战争:为何中国很少提起印却刻骨铭心
- 芷江@72年前日本投降,但芷江受降日本只言停战
- 「第五纵队」解放军番号为何不设立第五纵队 因其寓意叛徒内奸
- 『日本』日民众倾听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证言不少人席地而坐
- 陈赓■陈赓为何请薄一波“刀下留人”放过国民党少将
- #国人#这一民主政治雏形,东周时却在列国多趋于形式化,其原因为何?
- 办公室■揭秘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外号为何是“邱小姐”
- 『日本』张召忠:二战日军为什么走极端去打美国阿拉斯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