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日本人为何宣扬郑成功的“抗清”事迹?( 二 )


日本@日本人为何宣扬郑成功的“抗清”事迹?
文章图片

在日本民间 , 江户时代日本出版文化迅猛发展的背景下 , 大量中国舶来的明清鼎革相关书籍得以传播复刻 , 由居住长崎的华侨后人收集故老传说并参考诸书而编纂的《明清斗记》亦版印行世 , 其中就对“豪杰大丈夫”郑成功事迹进行了详细的描述 。
以《明清斗记》等为基础 , 被称为日本莎士比亚的近松门左卫门创作了他的传世作品净琉璃《国性爷合战》(1715年大阪竹本座初演 , 标题以“性”代“姓”表明其虚构) , 主角就是明朝国姓郑成功 。 这一场面浩大的剧作风行日本 , 父在唐土、母在扶桑 , 和、唐混血儿“国性爷”和藤内(郑成功)的忠义形象深入人心 , 当然 , 在这里“国姓爷”的勇力来自神国日本天照大神之加护 , 其忠义也源自日本世风之熏陶 。
《国性爷合战》之后 , 近松门左卫门还创作了《国性爷后日合战》、《唐船噺今国性爷》等剧本 , 其内容都突出了郑成功母子的日式忠勇 , 强调了神国日本的优越 , 让在“锁国”状态下局限岛中的人们获得了某种思想上的解放感与对于海彼清朝的优越感 。
在江户时期 , 除了从郑成功母子的忠勇行为引申出日本作为“武忠”之国的优越性外 , 南明及郑氏的日本乞师也被认为是“前代未闻 , 幕府武威遐播 , 神德光被”的证据——尽管幕府从一开始就压根没有打算派出援兵 。
《国性爷》系列剧目的成功 , 在日本也引发了长时间的郑成功热 , 水户藩藩主德川齐修就是郑成功的粉丝 。 他甚至命彰考馆总裁川口长孺综合中日记载编著《台湾郑氏纪事》一书 。 就本书来看 , 其中也有以郑成功为日人(成功亦犹吾民也) , 且标榜其忠烈“亦非我神州风气之所使然”的明确目的 。 在江户幕府末期尊皇攘夷思想的策源地水户 , 郑成功作为明朝忠臣持续抵抗夷狄清朝的事迹 , 可以说是在日本国粹主义的观点下被重新发掘整理 。
日本@日本人为何宣扬郑成功的“抗清”事迹?
文章图片

总体来看 , 虽然郑成功生于日本 , 但直至起兵抗清乞师日本之时 , 幕府上层对其身份经历都无深入了解 , 然而这并未影响日人对其抵抗鞑靼清朝的正义性之认同 。 而“国性爷”剧目的流行更固化了郑成功武勇忠义的形象 , 这一形象也被与日本民族的优越意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
日本@日本人为何宣扬郑成功的“抗清”事迹?
文章图片

至今还在上演的日本传统剧目《国性爷合战》
以“郑成功抗清”动员“日清之战”
在1872年将琉球王国变为琉球藩后 , 日本的目光开始瞄向台湾 。 1874年5月 , 谷干城等率兵从长崎侵入台湾 , 史称牡丹社事件 。 同年12月 , 染崎延房编《台湾外记——一名国性爷》刊印 , 书中即提到出兵台湾背景下了解台湾历史的必要性 , 突出强调了“日本魂”的体现者郑成功开创台湾事业之事迹 。
这一时期 , 继承江户时代的、通过郑成功来体现日本民族优越性的模式仍然存续 , 当然评价对象在武勇之外加上了日皇“万世一系”的叙述 。 但同时 , 在台湾出兵以至甲午战后割让台湾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 , 郑成功作为“日本人”从荷兰手中夺取台湾 , 并在台湾建立统治机构的叙述不断被重复强调 。
另外 , 日人还有着德川家光在明清鼎革之际未能应郑氏请求出兵大陆的惋惜心态 。 小仓秀贯于1891在《徳川家光支那侵略の企図》一文中就写道: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