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雅:《菱荡》丨 废名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菱荡》丨 废名
大雅:《菱荡》丨 废名
本文插图

废名
李綦周按 , 废名(1901年11月9日-1967年10月7日) , 本名冯文炳 , 湖北黄梅人 。 中国现代作家 , 学者 。 1917年废名考入国立湖北第一师范学校 , 接触新文学 , 被新诗迷住 , 立志“想把毕生的精力放在文学事业上面” 。 毕业后留在武昌一所小学任教 , 期间开始与周作人交往 。 1922年 , 考入北京大学预科英文班 , 开始发表诗和小说 。 在北大读书期间 , 广泛接触新文学人物 , 参加“浅草社” , 投稿《语丝》 。 1946年由俞平伯推荐受聘北大国文系副教授 , 1949年任北大国文系教授 。
废名被认为是周作人的弟子 , 在文学史上被视为京派代表作家 。 废名的小说以“散文化”闻名 , 其独特的创作风格人称“废名风” , 对沈从文、汪曾祺等作家产生过影响 。 废名名气虽大 , 但因为晦涩难懂 , 读者却少 。
在《废名小说选·序》中 , 废名对于自己的风格有如此评论:“就表现的手法说 , 我分明地受了中国诗词的影响 ,我写小说同唐人写绝句一样 , 绝句二十个字 , 或二十八个字 , 成功一首诗 , 我的一篇小说 , 篇幅当然长得多 , 实在用写绝句的方法写的 , 不肯浪费语言 。这有没有可取的地方呢?我认为有 。 运用语言不是轻易的劳动 , 我当时付的劳动实在是顽强 。 读者看我的《浣衣母》 , 那是最早期写的 , 一支笔简直就拿不动 , 吃力的痕迹可以看得出来了 。 到了《桃园》 , 就写得熟些了 。 到了《菱荡》 , 真有唐人绝句的特点 , 虽然它是五四以后的小说 。 ”
《菱 荡》
大雅:《菱荡》丨 废名
本文插图

睡莲 莫奈 画
陶家村在菱荡圩的坝上 , 离城不过半里 , 下坝过桥 , 走一个沙洲 , 到城西门 。
一条线排着 , 十来重瓦屋 , 泥墙 , 石灰画得砖块分明 , 太阳底下更有一种光泽 , 表示陶家村总是兴旺的 。 屋后竹林 , 绿叶堆成了台阶的样子 , 倾斜至河岸 , 河水沿竹子打一个弯 , 潺潺流过 。 这里离城才是真近 , 中间就只有河 , 城墙的一段正对了竹子临水而立 , 竹林里一条小路 , 城上也窥得见 , 不当心河边忽然站了一个人——陶家村人出来挑水 。 落山的太阳射不过陶家村的时候(这时游城的很多) , 少不了有人攀了城垛子探首望水 , 但结果城上人望城下人 , 仿佛不会说水清竹叶绿——城下人亦望城上 。
陶家村过桥的地方有一座石塔 , 名叫洗手塔 。 人说 , 当初是没有桥的 , 往来要“摆渡” 。 摆渡者 , 是指以大乌竹做成的笺载行人过河 。 一位姓张的老汉 , 专在这里摆渡过日 , 头发白得像银丝 。 一天 , 何仙姑下凡来 , 渡老汉升天 , 老汉道:“我不去 。 城里人如何下乡?乡下人如何进城?”但老汉这天晚上死了 。 清早起来 , 河有桥 , 桥头有塔 。 何仙姑一夜修了桥 。 修了桥洗一洗手 , 成洗手塔 。 这个故事 , 陶家村的陈聋子独不相信 , 他说:“张老头子摆渡 , 不是要渡钱吗?”摆渡依然要人家给他钱 , 同聋子“打长工”是一样 , 所以决不能升天 。
塔不高 , 一棵大枫树高高的在塔之上 , 远路行人总要歇住乘一乘荫 。 坐在树下 , 菱荡圩一眼看得见 , ——看见的也仅仅只有菱荡圩的天地了 , 坝外一重山 , 两重山 , 虽知道隔得不近 , 但树林在山腰 。 菱荡圩算不得大圩 , 花篮的形状 , 花篮里却没有装一朵花 , 从底绿起——若是荞麦或油菜花开的时候 , 那又尽是花了 。 稻田自然一望而知 , 另外树林子堆的许多球 , 哪怕城里人时常跑到菱荡圩来玩 , 也不能一一说出 , 那是村 , 那是园 , 或者水塘四围栽了树 。 坝上的树叫菱荡圩的天比地更来得小 , 除了陶家村以及陶家村对面的一个小庙 , 走路是在树林里走了一圈 。 有时听得斧头斫树响 , 一直听到不再响了还是一无所见 。 那个小庙 , 从这边望去 , 露出一幅白墙 , 虽是深藏也逃不了是一个小庙 。 到了晚半天 , 这一块儿首先没有太阳 , 树色格外深 。 有人想 , 这庙大概是村庙 , 因为那么小 , 实在同它背后山腰里的水竹寺差不多大小 , 不过水竹寺的林子是远山上的竹林罢了 。 城里人有终其身没有向陶家村人问过这庙者 , 终其身也没有再见过这么白的墙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