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民众自带碗吃牛肉面“过瘾” 环保中觅儿时“老兰州味”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抗击新冠肺炎)民众自带碗吃牛肉面“过瘾” 环保中觅儿时“老兰州味”
中新网兰州3月18日电 (张婧)“兰州人的一天 , 是从一碗面开始的 。”上午9时 , 兰州居民任正洋端着自家碗出门 , 到离家不远的牛肉面馆 , 他前脚刚到店 , “饭友”也后脚跟来 , 两人早上“一起吃牛大”的约定已保持4年左右 。
受疫情影响 , 兰州牛肉面馆在“闭关”许久之后 , 于1个月前陆续恢复营业 。17日 , 甘肃官方发布通知 , 各餐饮服务单位要在建立疫情防控工作制度的基础上 , 全面恢复堂食就餐 。采访人员走访看到 , 战“疫”中的牛肉面馆测温进店、单人单桌、同向就餐 , 而牛肉面馆以往使用的消毒碗多被一次性碗所替代 。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图为兰州牛肉面馆取餐窗口 。张婧 摄
“特殊时期的一次性碗安全又卫生 , 但吃着不过瘾 。”吃牛大“上瘾”的任正洋说 , 自带碗吃“牛大” , 能找回童年时的“兰州味道” , 而且环保、省钱 。
当地人一般称牛肉面为“牛大”或“牛大碗” , 取“大碗牛肉面”之意 。堂食时 , 挑起一筷子面 , 热气腾腾 , 牛肉汤的香气扑鼻而来 , 每吃下几口面 , 再吹开上层飘着的辣椒油 , 倾斜碗边喝上一口热汤 , 即使在夏天 , 这种大汗淋漓“吃牛大”的感觉依旧受兰州人追捧 。
“几乎每天都吃 , 有事落下的一天总觉着心里不踏实 。”拿自己碗“打饭”的任正洋还不忘提醒窗口师傅 , “多舀勺汤” , 随后在靠近门口的“老地方”坐下来 , “饭友”也端着自己的碗邻桌就坐 。
“小时候到父母工作单位食堂吃牛肉面 , 总会自己带碗去 。”从窗口端出来一大碗牛肉面成了任正洋记忆中宝贵的“兰州味道” 。上世纪五十年代 , 他随父母支援大西北而定居兰州 , 这一来就再也没有离开过 , 76岁的他称自己是“老兰州人” , 习惯用吃牛肉面的方式开启新一天 。
采访人员走访发现 , 疫情之下 , “自带碗”已成为了不少兰州本地民众环保省钱、“酣畅淋漓”吃牛大的一种“新解” 。
一家牛肉面店老板包东说 , 该店位于居民区 , 经营至今已有7年 , 店内以熟客居多 , 像任正洋这样的回头客不在少数 。大部分老年人“专门下楼来 , 吃完再掉头回家” , 还有附近写字楼的上班族 。
“一次性碗另加1元收费 , 吃完就扔掉了 , 何不让他们带上自家碗?省钱、环保、又能吃出多年前的味道 。”于是 , 包东倡导大家“带着大碗来” 。
说起吃牛肉面的“大碗” , 兰州牛肉拉面行业协会副秘书长梁顺俭颇有一番研究 , “碗口大小和深浅都会影响面的口感 。”曾就盛放容器专门做过试验的他举例说 , 传统吃牛大的碗口直径约18厘米、烧制搪瓷质地 , 如此 , 才能使捞起来的每一口面上都裹有适度辣椒油、蒜苗 , 以及牛肉汤中的调料 , 口感最佳 。
随着全面恢复堂食就餐 , 开店已有35年的梁顺俭仍旧要求顾客隔凳就座 , 间隔要保持1米以上 , 他还建议条件允许的顾客尽量自带餐具 , “最好是形似牛肉面碗的大碗 , 能够回味原来的味道 。”(完)
【『兰州』民众自带碗吃牛肉面“过瘾” 环保中觅儿时“老兰州味”】【编辑:李玉素】
推荐阅读
- 星座@原创 自带正能量的三大星座,开朗活泼,在一起很快乐
- 「沈腾」网友长沙路边偶遇沈腾晒太阳,没有明星架子,自带喜感笑翻网友
- ##角色互换!僧侣为民众发放物资包
- 「温暖兰州人」倒追心爱女孩五年无果,小伙回家相亲,看见他婚纱照,女孩后悔了
- #吉利#手握13.58万怒提新款帝豪EV,大空间自带大床
- 「兰州交警指挥中心」安全带到底有多安全?
- ■越跑越凉快!这鞋才配叫自带「散热器」!上脚后被震撼了
- 『』你身上自带的“健胃消食片”,大鱼大肉吃多了,不消化,长按此处可帮你
- 「」自带幽默感的星座,天然讨喜,情商一流,亲和力十足
- 娄艺潇■娄艺潇自带丝袜上台跳舞,穿亮片裙大秀身姿,看到全身照真是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