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业自救不宜仓促涨价

近日 , 一些知名餐饮企业上调部分菜品价格在网上引发热议 。 网民表示 , 特殊时期餐饮企业涨价情有可原 , 但应慎重评估市场并把握适度原则 , 切莫仓促涨价、跟风涨价 , 以免打击消费者的消费热情 , 给市场恢复和自身经营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 。
网民“魏文彪”指出 , 由于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原因导致成本上升 , 部分企业对菜品价格相应上调 , 属于正常市场行为 , 并不违法违规 , 没必要对其口诛笔伐 。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好转 , 原材料价格逐步回落 , 那些复工之初涨价的餐饮企业 , 为了稳定和扩大市场份额 , 自然也会相应调低菜品价格 。
【餐饮业自救不宜仓促涨价】不少网民提醒 , 虽然涨价短期内能带来利润 , 但如果涨幅不合理 , 这种把成本压力转嫁给消费者的做法反而可能赶跑消费者 。
网民“王军荣”说 , 在消费者消费偏好不变的情况下 , 涨价的确是减少损失的好办法 。 但消费者的选择不是一成不变的 , 疫情也影响到许多人群的收入状况 。 面对“报复性涨价” , 消费者自然会用脚投票 , 餐饮企业不能只片面考虑涨价带来的收益 。
网民“车横”表示 , 在当下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 , 餐饮行业应当慎重考虑涨价 。 在千方百计促进消费回补和潜力释放的环境下 , 餐饮业需警惕部分商家的涨价行为给市场造成不利影响 。 钱袋子在消费者自己手里 , 一旦被捂紧 , 对整个行业来说有害无益 。 餐饮商家千万别错判了形势 , 仓促涨价、跟风涨价最终可能得不偿失 。
网民“黄跃成”说 , 面对压力 , 餐饮业还得提高自身抗打击能力 , 合理消化压力进行自救 。 商家选择涨价与否当权衡利弊 , 找准适合价格点才能激发消费热情 。
(采访人员 廖冰清 整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