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 陈东升:长寿时代的理论与对策(16)


四、长寿时代的对策
长寿时代是关系人类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 , 如何应对长寿时代带来的挑战 , 如何让长寿时代不伴随贫困和疾病 , 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全球性的大问题 , 甚至是关系人类未来发展方向和生死存亡的问题 。 长寿时代和随之而来的健康时代和财富时代 , 影响的不仅仅是老龄阶段的个体 , 而是涉及全生命周期的人生规划 。 重新规划长寿时代个体全生命周期的安排 , 使个体可以更好地应对长寿时代的挑战 , 是社会、政府和企业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
1.在社会层面 , 需通过产业结构的变迁满足长寿时代的个人需求
个人是社会的基本单元 , 长寿时代 , 个人需求将呈现新特征 。 工业化时代人们通常将人生划分为3个阶段 , 教育期、就业期和退休期 。 随着长寿时代的到来 , 人生将由多个阶段组成 , 而不是工业化时代单一的线性维度(琳达·格拉顿等 , 2018) 。 随着人生的延长和人生阶段的变化 , 个人需要重新审视长寿的生命过程 , 对人力资本和财富的积累与消费重新进行规划 。 在此背景下 , 个人需求将表现出3个特征:一是健康需求 , 让生命质量得以有效延长 , 有充分的活力面对人生阶段的变化 , 而不是在虚弱和病痛中虚耗漫长的人生;二是财务和养老金需求 , 为预期增加的寿命储备更多的资金 , 维持财务稳定 , 满足养老和健康的需求 , 从而获得有质量的长寿人生;三是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需求 , 长寿时代个人维持生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将不断变化 , 需要终身学习 , 随时代变化掌握新的技能 , 以更好地积累财富应对长寿人生 。 这些个人需求的变化都对现行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教育、就业等所有结构提出挑战 。
个人需求的变化将带动社会产业结构从工业化向后工业化迈进 。 在这方面 , 中国可以借鉴很多发达国家转型的经验 。 从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来看 , 进入21世纪 , 服务相关的第三产业在经济中的占比得以提升 。 农业在1869年占美国GDP的近40% , 到2013年只有1% 。 与农业相比 , 服务业在经济中的份额从1929年的40%上升到2013年的65%左右 。 与这个趋势类似 , 长寿时代个人最核心的3个需求恰恰都对应当前服务业中的高端产业 。 未来 , 与长寿相关的健康、养老、教育产业和与之对应的科技、研发产业的增长速度将明显高于均值 。
2.在政府层面 , 需健全社保体系 , 推动医养供给侧改革 , 引导长寿经济转型和个体行为转变
面对长寿时代的到来 , 社保体系的筹资与支付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 从维护社保体系稳定的角度看 , 政府可采取适当推迟职工退休年龄、增加社保缴费年限、提高社保筹资基数等措施 。 同时 , 政府应使社会保障体系适应长寿时代的变化 , 比如优化养老金三支柱比例 , 发展个人养老第三支柱 , 推动长期性广义养老金开展市场化投资;同时合理支出医保资金 , 提升慢病管理的效益 , 建立广覆盖的长期照护机制等 。 除了维护基础社会保障体系的稳定和高效 , 政府应该着力降低长寿时代的供给侧的成本 , 通过各类政策引导和激励扩大医养服务供给 , 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 弥补养老和健康服务缺口 。 政府可以通过土地与税费政策以及水、电、气等基础能耗的价格优惠政策 , 降低医养服务供给方的建设和运营成本;进一步放宽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健康服务、养老机构的准入 , 为医养行业拓展投融资渠道;加强对医养运营服务的市场化监管与标准体系建设 , 推动社会办与公立医养服务供给方享受同等的发展与扶持政策 。 同时 , 政府应该持续引导保险与金融领域完善支付与产品体系 , 有效促进健康、养老相关服务消费 , 使得供给方在满足长寿时代服务需求的同时也能获得不断创新发展的动力 。 此外 , 政府应该鼓励教育和互联网产业提供更加适应长寿时代下民众的多层次职业教育、兴趣学习和社会交流需求的平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