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世界》|| 陈东升:长寿时代的理论与对策(17)


在经济政策层面 , 正如前文分析 , 为了减轻老龄人口对经济的冲击 , 政府除了持续推动技术升级 , 还需要大力推动长寿经济发展 , 创新就业岗位、提高就业的灵活性 , 为老年人继续参与经济活动、创造社会价值提供条件 , 在此基础上全面激发老龄人口的多元化需求 , 提升产业结构转型的质量和对长寿时代的适应性 。
最后 , 政府应积极引导个人转变认识和行为 , 使个人更积极主动地规划长寿人生 。 长寿时代的到来是个不可逆的命题 , 政府可加大教育、宣导的力度 , 帮助民众更清晰明确地认识到新时代的到来及个体将面对的挑战 , 鼓励个人持续积累人力资本 , 更早地开启财富规划 。 如前所述 , 长寿时代下 , 个人的人生将不再是单一的线性维度 , 在教育、职业选择等方面个体将具有更多的灵活性 。 对此 , 政府有必要考虑更灵活的社会治理模式与政策制度 , 帮助个体实现非线性人生所需的过渡 , 提高适应性 。
3.在企业层面 , 需加速商业模式和组织转型以应对长寿时代的挑战
作为国民经济的细胞、市场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 , 企业在长寿时代能够发挥的作用对社会、政府和个人来说都具有重要意义 , 同时企业未来的发展也必将受到长寿时代的影响 , 长寿时代正是企业解决突出矛盾、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创造核心价值的时代 。 长寿时代的社会需求以老龄人口的需求为基础 , 老人的需求将不仅仅是维持生存 , 而是实现自己的愿景 , 企业必须深刻了解这一需求变化 , 在商业上进行创新 。 哈佛大学的管理学者克莱顿·克里斯坦森(Clayton Christensen)于1997年提出了颠覆性创新理论 , 指出颠覆性创新就是用更简单、更便宜、比现有技术更可信赖和更方便的技术去争取胜利(克莱顿·克里斯坦森 , 2014) 。 为了满足长寿时代老人的需求 , 企业需要不断降低成本 , 使得面向老人的产品和服务更方便和实惠 。 举例来说 , 美国养老社区的发展 , 就遵从了这样一个创新原则 , 如“太阳城” , 通过出售老年人可以贷款购买的大型养老社区住宅 , 把高尔夫俱乐部变成老人的日常的生活 , 开启了美国对积极退休生活的消费(Trolander , 2011) 。 目前 , 新一代的养老社区正在把消费型的社区变成一个小型的长寿经济体 , 既通过规模化、集约化的方式满足老年人的基础性和发展性消费 , 又鼓励老人发挥银发智力继续创作与生产 , 这大大降低了高品质长寿生活的成本 。
与需求改变和供给侧的创新相对应 , 我们认为共享和生态将成为企业的新组织形式 。 为了应对长寿时代的挑战 , 长寿时代的企业需要建立共享机制 , 以激发组织活力、提升组织效率 。 工业化时代的企业习惯于标准化的、流程化的、易于执行和管理的工作机制 。 而伴随长寿时代的到来 , 多阶段人生使得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变得更灵活 , 这种灵活性将使传统企业对流程化、标准化和可预测性的诉求难以得到满足 。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 企业自身的内部型态也需要足够的灵活性来适应未来更多样化的个人职业发展需求 。 企业传统的雇佣模式将转变为合伙模式 , 建立利益共享机制 , 让成员找到归属感、价值感 , 体现企业家精神 , 从而最大程度地展现出积极性和创造力 。 同时 , 由于长寿时代人口年龄结构柱状特征 , 各年龄段人口分布均匀 , 年龄组内和组间的需求趋于多元化 , 这会带来市场集中度的下降和市场需求的多样化 。 而面对市场变化 , 只有建立生态产业体系的企业才能够满足长寿时代客户多样化的需求 。 在长寿时代 , 随着信息技术带来的便利 , 传统的大型企业将有可能被更多的小而精的细分领域的更专业的企业所包围 , 大型企业将与越来越多的小企业组成生态系统 , 共同迎接未来的挑战 。
我们注意到 , 相较其他企业 , 商业保险公司在参与构建长寿时代下的产业体系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 保险是金融服务业 , 更是民生产业 , 与养老、健康产业有天然的交集 。 一方面商业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不同类型的保险金的累积 , 解决不同层级客户未来长期的养老和健康资金需求;另一方面 , 在长寿时代商业保险公司不仅可以是个人和家庭医养支付资金的重要承担者 , 是企业和政府采购养老和健康保障计划的产品提供者 , 更可以成为医疗、养老、健康服务产业创新发展的有力促进者 。 借用保险资金特有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 商业保险公司长期投资支持养老地产、医疗健康产业的发展 , 不仅能解决上述产业发展的融资问题 , 也能实现保险资金投资的多元化 , 更是保险产业链的延伸 , 建立产业生态取得协同效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