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苏轼的24字绝笔诗,总结自己一生悲惨遭遇,让人读一次哭一次
嘉祐元年 , 苏轼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 , 从老家四川眉山出发 , 意气风发踏上赴京赶考路途 。 北宋的都城在汴京 , 即现在的河南开封 , 从眉山到开封将近三千里 , 没有飞机和火车的古代 , 这种距离简直难以想象 。 十年寒窗苦读 , 为了不缺席三年一次的会试 , 父子三人日夜赶路 。
几个月后 , 也就是第二年春天 , 三人终于到达汴京 , 看着比肩接踵的人群 , 川流不息的马车 , 以及高耸奢华的建筑 , 苏轼瞬间不淡定了 , 情不自禁惊叹:“果然是大都市 , 不是俺们小山区能媲美的 , 如此繁华的场景 , 还是头一次见 , 我一定要金榜题名 , 在汴京买一套房子 , 否则无颜面对眉山父老 。 ”
本文插图
苏洵和苏辙不善言辞 , 但他们的感触跟苏轼差不多 , 无不被眼前繁华景象所震惊 。 车水马龙的道街两旁 , 各大品牌专卖店林立 , 世界顶级奢侈品店铺也随处可见 , 但也不乏本地特色小吃 , 比如老王炊饼店的生意非常火 。 街道的尽头 , 一有个摆摊算卦的老人 , 招牌上写着“麻衣神相 , 只算有缘人” 。
苏轼买不起奢侈品 , 也不想排队买老王炊饼 , 于是跟父亲打声招呼 , 独自一人走到算命先生的摊位前 , 好奇地问道:“敢问大师 , 不知我算不算有缘人?”老人微微睁开迷离的双眼 , 仔细打量一下苏轼 , 非常平静地说:“不错 , 公子真是老夫一直等待的有缘人 。 ”
听完这句话 , 苏轼连半个字都不相信 , 认为老头故意这么说 , 但既然来都来了 , 就当消磨时间 , 让老头给他算一卦 。 老头又观察一番苏轼面相 , 对他说了十个字:“一双学士眼 , 半颗被贬头 。 ”意思是:你满腹经纶、才高八斗 , 此次科举必定榜上有名 , 但未来仕途坎坷 , 被贬官流放将成为常态 。
本文插图
这只是苏轼刚到京城的一个小插曲 , 他并未放在心上 , 因为他是无神论者 , 坚信人定胜天 , 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 所谓的神算都是大忽悠 , 对宿命论嗤之以鼻 。 会试结果出来后 , 苏轼和弟弟苏辙均进士及第 , 唯独父亲苏洵名落孙山 。 苏洵一点都不失落 , 反而相当开心 , 为自己培养出两个非常优秀的儿子而骄傲 。
不仅如此 , 苏轼虽然不是当科状元 , 因天赋异禀获得文坛大咖欧阳修和梅尧臣的赏识 , 欧阳修当着众多同僚的面极力称赞苏轼 , 并预言:“此人可谓善读书 , 善用书 , 他日文章必独步天下 。 ”
原本很有实力 , 又有欧阳修力捧 , 苏轼比状元名气还大 , 成为读书人的偶像 , 并且名动京师 。 不少达官贵人争着想招他为东床快婿 , 富家千金把他当成择偶标准 , 胆大的女生甚至拉上横幅:“嫁人就嫁苏东坡 , 否则一生都白活 。 ”(备注:此时苏轼尚未有“东坡居士”之称号 , 千万别当真 。 )
苏轼彻底火了 , 再也不是那个刚从山里出来的农村娃 , 走到哪里都备受追捧 , 无数少女为他尖叫 , 太多书生找他签名 。 苏轼表面上享受众星捧月的感觉 , 但并没有因此忘乎所以 , 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 , 反复默念“不忘初心 , 方得始终”八个字 , 以“达则兼济天下”为目标 , 凭借才华与努力步步高升 , 替君王分忧 , 为百姓谋福 。
本文插图
考取功名后 , 皇帝还没来得及给苏轼封官 , 结果接到母亲病逝的书信 , 父子三人火速返回老家 , 两兄弟为母亲守孝 。 直至嘉祐六年 , 苏轼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 不过他年仅二十四岁 , 绝对称得上年少得志 , 同时被视为最有潜力的才子 , 甚至没有之一 。 苏轼也觉得 , 既有欧阳修提拔 , 自己又智商超群 , 未来可期 , 功名利禄犹如探囊取物 。
推荐阅读
- 『历史』文学大家苏轼善心“退房”
- 『搜狐新闻』苏轼最豪迈的三首词,令人读之而振奋不已,第一首都背过
- 『万象资讯W』因误会苏轼没能考第一,宋仁宗隔空救了苏轼一命
- 周氏公子: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这首词,不知安慰了多少后世之人
- 【让小舟飞】周红军 隶书《苏轼 三魁堂铭》
- 苏洵■苏洵生前科举考不上,死后却封官,只因:我儿是苏轼!
- 「苏轼」苏轼的“贬官人生”:历仕四朝,频频被贬,从不丧志
- [脂肪故事]庖丁解牛,苏轼烹鱼:中国人是如何把屠宰变成艺术的
- [诗词桃花源]为什么说宋词第一人是辛弃疾而不是苏轼?
- 「悠悠文学岁月才女」苏轼和辛弃疾的农村题材的词作看似不经意,但绝非偶然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