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历史V:略论避讳在古籍版本鉴定中的作用
文章图片
我们在阅读和整理古籍时 , 经常会遇到版本鉴定的问题 , 因此学习和掌握版本鉴定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对我们阅读和整理古籍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
文章图片
说到版本鉴定 , 首先应该明确传统版本的涵义 。 从广义上说 , “版本就是同一部书在编辑、传抄、版刻、排印、装帧乃至全部流传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形态的本子”[1](P63) 。 从狭义上说 , 版本仅指刻印本 。 古籍版本的鉴定主要包括鉴定古籍版本的年代、真伪以及刊刻演变等几个方面 。 版本鉴定 , 以刻本鉴定为主 , 也包括非刻本鉴定 。 一般说来 , 刻本格式化较强 , 比较规范 , 在形式和内容上鉴定的依据都较多 。 而非刻本尤其是钞本 , 个性化较强 , 规范性差 , 鉴定的依据较少 , 不易把握 。 刻本鉴定的依据较多 , 如验牌记 , 考刻工 , 查避讳 , 看版式 , 看纸张墨色 , 看字体 , 细读原书序跋等 。 在这里 , 我们只就避讳在古籍版本鉴定中所起的作用作简略的论述 。
在中国古代社会 , 为了维护严格的尊卑等级秩序 , 在文字使用中实行着避讳制度 。 所谓避讳 , “民国以前 , 凡文字上不得直书当代君主或所尊之名 , 必须用其他方法以避之 , 是之谓避讳”[2](P1) 。 避讳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 其大约始于周 , 成于秦汉 , 盛于隋唐 , 严于宋清 。 避讳的种类大致有三种:第一种 , “国讳”或称“公讳” , 是避帝王(包括帝王的父祖)之名 , 举国上下皆必遵行 。 此种避讳是三类避讳中最主要的一种 。 如清圣祖(康熙)名玄烨 , “玄”改为“元” 。 清人著作或清刻的古书有许多地方本来应该是玄字的 , 如玄鸟、玄武、玄黄等 , 都写成了元 。 第二种 , “家讳”或称“私讳” , 是避父祖之名 。 如淮南王安的父亲名长 , “长”改为“修” 。 《老子》“长短相形” , 《淮南子·齐俗训》引改为“短修相形” 。 第三种 , “圣讳” , 是避封建社会被尊为先贤圣人的名字 。 如孔丘的“丘”写作“邱” 。 避讳的方法主要有改字、缺笔、空字或用代称字词等 。 民国以前 , 人们为了避讳而改变姓名、官名、地名、书名、年号以至经传之文 , 屡见不鲜 。 《史记·秦始皇本纪》云:“二十三年 , 秦王复召王翦 , 疆起之 , 使将击荆 。 ”《正义》曰:“秦号楚为荆者 , 以庄襄王名子楚 , 讳之 , 故言荆也 。 ”《索隐》曰:“荆王负芻也 。 楚称荆者 , 以避庄襄王讳 , 故易之也 。 ”[3](P234)《秦楚之际月表》端月注 , 《索隐》曰:“秦讳正(引者按 , 秦始皇名政) , 故云端月也 。 ”[3](P766)琅邪台刻石曰:“端平法度” , “端直敦忠” , 皆以端代正也 。 南宋郑樵《通志二十略》云:“籍氏避项羽讳 , 改为席氏;奭氏避汉元帝讳 , 改为盛氏;庄
氏避汉明帝讳 , 改为严氏;庆氏避汉安帝父讳 , 改为贺氏;姬氏避唐明皇讳 , 改为周氏;淳于氏避唐宪宗讳 , 改为于氏;等等 。 ”[4](P224)由于避讳 , 造成语言文字上的若干混乱 , 给人们阅读和整理古籍带来许多麻烦 , 如汉惠帝名盈 , “盈”改为“倾” 。 通行本《老子》第二章将“高下相盈”写成“高下相倾”;又如唐高宗名治 , “治”改为“理” , 或改为“持”或“化” 。 韩愈《送李愿归盘古序》把“治乱不知”写成“理乱不知” , 李贤把《后汉书·曹褒传》“治庆氏礼”改成“持庆氏礼” , 把《后汉书·王符传》“治国之日舒以长”改成“化国之日舒以长” 。
尽管避讳给我们研读古籍造成一定的障碍 , 但是在古籍版本鉴定方面 , 它却有着重要的作用 , 具体来说 ,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推荐阅读
- 吉祥说历史前两锤砸死两金将,第三锤只一扫,金兀术就跑了,岳云出世试三锤
- 历史寻觅野地里连“御”四牛,清朝名将“妖人”海兰察:战场上威胁和珅
- 早晚历史宁当老二,曹操也不敢小看,李典:三国历史中低调的黑帮老大
- 吉祥说历史而且还是宋朝人民的好丞相?,秦桧不仅不想杀岳云
- 洋洋谈历史犹国之良相娶对妻子有多么的重要,朱元璋的马皇后:家之贤妻
- 吉祥说历史步战勉强可以,唯有此战克敌,岳云四战金弹子:马战两次未讨便宜
- 吉祥说历史留下两子一女,儿女们有何结局?,岳飞之子岳云23岁蒙冤惨死
- 十四叔看历史昭慈皇后,乃马真氏,元朝最有野心的女皇后
- 历史大点评读史小记:忠孝之食
- 读历史西方人眼中的狄仁杰:东方的福尔摩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