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書房」睡觉时不会硌得慌吗?古人:别把它想得太简单,古代枕头大多木制

在许多古装剧中 , 我们不难发现里面的枕头形状大多都是长方体 , 并且基本上是木制 。 于是许多人便存在这样一个困惑:古人睡觉时头放在这样硬邦邦的木头上 , 不会硌得慌吗?即使可以枕在软绵绵的织物上 , 但如果让古人去选的话 , 他们还是宁愿枕在木头或者陶瓷上 , 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其实这小小的木质硬枕头 , 对于古人来说可谓是大有用处 。
「南書房」睡觉时不会硌得慌吗?古人:别把它想得太简单,古代枕头大多木制
文章图片
【「南書房」睡觉时不会硌得慌吗?古人:别把它想得太简单,古代枕头大多木制】古人发明“枕”字 , 从其部首就可以得出其与木头挂钩 。 但可能让你意想不到的是 , “枕头”二字是我们的老相识曹操“睡”出来的 。 有一次曹操挑灯夜读 , 突然犯困 。 他的书童来不及挪开床头一叠木匣军书 , 曹操便倒头就睡 , 枕靠在军书上、书童发现平时辗转反侧的他竟睡得十分安稳 。 第二天书童便献上一个雕刻过的木箱给曹操 , 曹操觉得莫名其妙 。 听了书童神奇的讲述后 , 取其名为“枕头” , 行军中一直携带着 。
古代的木资源十分丰富 , 枕头最初利用木制 , 自然是本着“靠山吃山 , 靠水吃水”的原则 。 久而久之 , 古人发现这硬邦邦的枕头虽然不大舒适 , 但有着它独特的“魅力” 。 值得一提的是 , 古人的枕头并不是枕在后脑勺 , 而是托住颈椎 。 当人平躺时 , 头部悬空略微后仰 , 将头发盘起来 , 这样可以给颈椎提供支撑力 , 有效防治颈椎病 。
「南書房」睡觉时不会硌得慌吗?古人:别把它想得太简单,古代枕头大多木制
文章图片
在古代的酷暑 , 可不比如今有空调调节温度 , 四季皆可凉爽 。 夏天的夜晚古人就容易睡不安稳 。 虽然古代枕头质地十分硬 , 但是在酷暑的夜晚睡觉时保持清凉的一大当之无愧的佳品 。 除了木制枕头之外 , 古人还将陶瓷做成枕头 , 皇室贵族多将美玉做成枕头——玉枕 。 李清照在《醉花阴》便提到了枕玉枕的体验:“佳节又重阳 , 玉枕纱橱 , 半夜凉初透 。 ”一个“凉”字 , 体现出古人热衷的硬枕的确是消暑神器!
古人流行蓄发 , 《孝经》有云:身体发肤 , 受之父母 。 所以古时不论男女 , 都喜欢留着长长的头发 。 古时生活水平落后 , 洗头发不如如今这般便利 , 一般是用锯末加细砂 , 将头发的油泥裹掉 , 然后用篦子反复梳理 , 还要拿淘米水或者草木灰洗涤 , 还需花很长时间弄干 , 然后重新束好 。 因此古人洗头发的频率并不高 , 他们特别爱护头发的干净整洁 。 所以就寝时 , 男子往往将头发梳在头的一侧 , 女子头发更多 , 往往用木棍将头发卷起卡住 , 这时候硬枕的高度和结构便发挥了主要作用——将脖子卡住 , 固定头部 , 头发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梳在一边 , 发型不会乱!
「南書房」睡觉时不会硌得慌吗?古人:别把它想得太简单,古代枕头大多木制
文章图片
除此之外 , 枕头还起到了闹钟警示的作用 。 古人为了考取功名 , 每时每刻提醒着自己不能嗜睡 , 于是便发明了一种圆木的枕头——警枕 , 亦叫醒枕 , 类似于悬梁刺股 , 如果睡觉时动了一下 , 头部便会滑落枕头磕醒 。 以这样的方式预防一睡不起 。 《冷庐杂时》中记载:“钱武肃王用警枕 , 司马温公亦用警枕 。 兴王贤相 , 勤劳正相同也 。 ”看来古人如果想考取功名 , 还是得多看书少睡觉啊!
当然 , 古代的枕头还有收纳的用处 , 收纳是指收纳于枕头之中 , 而不是压在枕头底下 。 古代的漆木枕或嵌玉枕类似于一个暗箱 , 里面可以储存一些物品 。 因此人们将珍贵的简书、帛书收藏其中 , 被称为“枕中书” 。 《越绝书·外传枕中》记载:“以丹书帛 , 置于枕中 , 以为邦宝—”——越王勾践将其谋臣范蠡的治国之道 , 用朱砂写好 , 收纳在枕匣里面 。
那么 , 是不是古人的枕头都是质地硬的呢?其实不然 。 湖南省马王堆西汉墓就出土过一件这样的文物——绢枕 , 属于软质枕木 。 明朝开始 , 陶瓷制成的枕头逐渐消失 , 取而代之的是软质的丝织品枕头 , 民间开始流行布枕 。 不知道古人睡在这样舒适的枕头上 , 还愿不愿意挑灯夜读、闻鸡起舞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