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孤与小明]【选读】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选读】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思孤与小明]【选读】君特·格拉斯《铁皮鼓》
本文插图

胡 其 鼎
今天完全可以这样说 , 君特·格拉斯的长篇小说《铁皮鼓》 , 体现了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初期文学创作的成就 , 已经无可争辩地进入了二十世纪世界文学名著之列 。
君特·格拉斯 , 一九二七年生于但泽(今波兰的格但斯克) , 父母亲一方是德意志人 , 一方是波兰人 。 他十七岁被征入伍 。 一九四六年 , 当他从美军的战俘营获释时 , 他已经是一个无家可归的难民了 。 他当过农业工人、钾盐矿矿工、石匠艺徒 , 先后在杜塞尔多夫和西柏林的艺术学院学习雕塑与版画 。 一九五五年 , 他的《幽睡的百合》获斯图加特电台诗歌比赛头奖 。 次年 , 他的第一本诗集《风信旗的优点》出版 。 他举家迁居巴黎 , 靠卢赫特汉德出版社每月仅三百马克的津贴维持起码的生活并创作广播剧 。
我的房间无风 ,
虔诚 , 一支香烟 ,
如此神秘 , 谁人还敢
抬高房租
或者打听我的老婆 。
一段艰苦的岁月 。 一九五八年十月 , “四七”社在阿德勒饭店聚会 。 君特·格拉斯 , 三十一岁 。 他来了 , 朗诵了 , 成功了 。 他朗诵了长篇小说《铁皮鼓》首章《肥大的裙子》 。 作品极富想像力 , 生动、感人、清新 , 与会作家一致同意授予他“四七社”奖 , 三千马克 。 一九五九年秋 , 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国际书展揭幕 , 格拉斯和《铁皮鼓》在书展上亮相 。 他给人的印象是既机智诙谐 , 又严肃认真 。 至于对小说的评论 , 一边是喝彩叫好 , 一边是一棍子打死 。 不来梅一个评奖委员会授予格拉斯文学奖 , 不来梅市政府却又决议反对 , 理由同一八三五年梅特涅主持的联邦议会禁止海涅等青年德意志作家作品的理由如出一辙 。 然而 , 小说依然畅销 , 二十五年内共印了三百多万册 , 一九六三年前 , 十一种语言的译本已经问世 。 一九八○年 , 被搬上银幕的《铁皮鼓》在美国好莱坞电影节获外国影片奥斯卡奖 , 电影和小说英译本在美国走红一时 。 从八十年代末起 , 《铁皮鼓》又在东欧和俄国经历了一次复兴 。 这都表明了这部小说的生命力 。
一九六一年和一九六三年 , 格拉斯又发表了中...
肥大的裙子
供词:本人系疗养与护理院的居住者① 。 我的护理员在观察我 , 他几乎每时每刻都监视着我;因为门上有个窥视孔 , 我的护理员的眼睛是那种棕色的 , 它不可能看透蓝眼睛的我 。
--------
①本书主人公 , 自述者奥斯卡·马策拉特 , 因被指控为一件人命案的嫌疑犯而被“强制送入”疗养与护理院(疯人院的委婉称谓)进行观察 。 本书的脚注皆为译注 。
因此 , 我的护理员根本不可能是我的敌人 。 我已经喜欢上他了 。 这位门后窥视者一跨进我的房间 , 我就向他讲述我一生中的事件 。 这样一来 , 尽管有窥视孔的阻隔 , 他仍然可以了解我 。 看来 , 这个好人欣赏我所讲述的故事 , 因为每当我给他讲了点编造的故事时 , 他就给我看他最新编结的形象 , 以表示感激 。 他是不是一个艺术家 , 可以暂且不去讨论 。 可是 , 如果用他的创作办一个展览的话 , 新闻界定会给予好评 , 也会吸引来一些买主 。 他用普通的包扎用的线绳编结 , 线绳是在探望时间过后在他所护理的病人房间里收集来的 , 经过整理 , 编结出多层次的软骨鬼怪 , 随后把它们浸在石膏里 , 使之僵化 , 再插上针 , 固定在木头底座上 。
他经常转念头 , 想创造出五颜六色的作品来 。 我劝阻他 , 指着我的白漆金属床 , 请他想象一下 , 这张最完善的床如果涂成五颜六色 , 那会变成什么样子呀 。 他一听这话 , 惊恐地把护理员的双手伸到脑袋上方猛地击掌 , 力图在他那张过于呆板的脸上同时露出各种恐惧的表情来 , 并且放弃了他的涂彩色计划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