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蜡笔的小新』18.2万吨医废带火处理市场?业内:给了市场查漏补缺的机会
本文插图
2003年的春天 , 非典带来的医废处理战促使国内迅速出台了一系列管控医疗废物的法规和规划 , 医疗废弃物进入了有序管理阶段 。 而17年之后 , 在新冠肺炎疫情之下 , 医废处理之战再度悄然打响 。
根据生态环境部公布的数据 , 截至3月21日 , 全国医疗废物处置能力为6066.8吨/天 , 相比疫情前的4902.8吨/天 , 增加了1164.0吨/天 。 其中 , 湖北省能力从疫情前的180吨/天提高到667.4吨/天 , 武汉市能力从疫情前的50吨/天提高到265.6吨/天 。 自1月20日以来 , 全国累计处置医疗废物18.2万吨 。
面对短期剧增的医疗废物 , 医废处理措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非典导致中国医废产业出现爆发式增长后 , 此次疫情会让医废处理再次迎来一轮爆发期吗?对此 , E20环境平台固废产业研究中心负责人潘功博士向《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 , 用爆发来形容疫情对医废处理市场的影响不太恰当 , 因为医废处理市场已经增长过一轮了 , 相比非典时期 , 这次疫情则是给了医废处理市场查漏补缺的机会 。
医废处理市场再度迎来爆发期?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的持续和病例的增加 , 医废处理压力也在显著提升 。 3月11日 ,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 , 生态环境部应急办主任赵群英表示 , 在疫情发生之后 , 存在湖北武汉医疗废物处置能力差距比较大的情况 , 实际上 , 全国同样出现22个市的医疗废物处理超负荷运行 , 还有28个市是满负荷运行 , 或是接近满负荷 。
而为应对疫情影响医疗废物处理设施满负荷运行的情况 , 十部门在近期印发《医疗机构废弃物综合治理工作方案》 , 要求加强集中处置设施建设 , 在2020年底前实现每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个符合运行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到2022年6月底前 , 实现每个县都建成医疗废物收集转运处置体系 。
对此 , 前瞻产业研究院分析指出 , 疫情拉动医废处理市场需求 , 其预测2023年医疗废弃物处理市场规模或将达到107.37亿元 , 同时 , 医废产生量将达到249.56万吨 。 到2025年 , 我国医疗废物处理市场规模将近120亿元 。
本文插图
【『没蜡笔的小新』18.2万吨医废带火处理市场?业内:给了市场查漏补缺的机会】在此情况下 , 医废处理行业是否会迎来一轮爆发式增长?对此 , 潘功表示 , 不能这么说 。 “因为医废处理已经增长过一轮了 , 并且医废处理不是按照量来收费的 , 而是按床位来收费的 , 这也是为了保障医院包括一些小的诊所 , 不会因为对产生的量付费而感到压力 。 ”潘功指出 , 除了疫情这种特殊情况 , 其实 , 医疗废弃物的总量不会增加 , 整个市场相对稳定 。
另外 , 潘功表示 , 这次疫情也暴露了医废处理方面的一些短板 。 “比如说每个地方的应急能力 , 应该是需要有富余量在里面的 , 不能完全卡死在刚刚够的处理能力 。 第二 , 一些三四线城市或者县城还有很多医废没有得到妥善处理 。 ”
潘功指出 , 现在政策要求 , 每个地级以上城市至少建成1个符合运行要求的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 , 这会释放一部分市场 , “但并不是说有一个爆发 , 不会再像2003年一样 , 再出现一次大的爆发式增长 , 因为在平常状态下 , 我们的医废能力是比较健全的 , 当然还是有可以提高的地方 , 这次疫情对医废处理市场而言 , 更称得上是一个查漏补缺的机会 。 ”
本文插图
行业集中度有望进一步提升
疫情之下 , 多家上市公司也在为医废处理积极助力 。 其中 , 启迪环境近10万名员工在疫情暴发期间值守在固废、医废、生活垃圾填埋和焚烧发电、水务、环卫、环保装备的抗疫一线;中金环境的环保子公司浙江金泰莱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被列为肺炎疫情医疗废物应急处置企业;东江环保以40余家环保处置基地为依托 , 全面强化医疗废物的收运处置工作……
推荐阅读
- 没蜡笔的小新:人保行业轮动混合A基金最新净值涨幅达2.53%
- #没蜡笔的小新#QFII持仓动向揭秘 持有110只个股合计浮盈逾11亿元
- #没蜡笔的小新#重要转折,超常规财政扩张信号明确,A股下阶段投资主线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