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养生」战“疫”见闻|记者走进延边第二人民医院隔离病房( 二 )


「快乐养生」战“疫”见闻|记者走进延边第二人民医院隔离病房
文章图片
走进灯火通明的隔离病房 , 我的心不由得紧张起来 。 “这是由整层住院病房改建的隔离区 , 走廊和病房里都安装了空气循环消毒机 , 每天消毒4次 , 每次2小时,净化隔离区空气 。 ”张丽萍边说边打开一间病房门 , 带着我走进去 , 只见房间里基础设施完善 , 靠窗的地方有一张单人床 , 床两边留有摆放仪器的地方 , 床的对面墙上挂着电视机 , 上方是空气循环消毒机 , 进门的地方有卫生间 , 将房门关上 , 门口放着一个方凳 。 “患者有需要时 , 在房间按铃呼叫 , 医护人员会把他们需要的东西放在凳子上 , 除了必要的治疗外 , 医护人员也要尽量避免与患者接触 。 ”张丽萍说 。
「快乐养生」战“疫”见闻|记者走进延边第二人民医院隔离病房
文章图片
当天值班医生是崔虎 , 护士是孟祥莹 , 他们正在电脑前探讨 , 说话声音非常大 , 几乎是喊着说 。 “因为隔离服阻止了声音传播 。 ”张丽萍解释 。 孟祥莹去配药间取药 , 准备给正在打点滴的患者换药 。 我跟她保持一定距离走进病房 , 看着她将打完的药瓶取下 , 费了好大劲才将新药瓶挂上 。 “穿这身衣服工作不方便吧 。 ”“你说什么 , 大声点儿 。 ”我终于意识到声音传播的困难 , 扯着嗓子重复了一遍 。 “可不 , 这些‘粗活’还勉强 , 最头痛的是扎针 。 ”孟祥莹说 , 静脉注射完全凭手感 , 通过手的触摸找准血管才能“一针见血” , 可戴着两层乳胶手套 , 很难找准血管 , 特别是给血管细的老人和小孩扎针 , 往往一次扎不准心里就发慌 , 浑身冒大汗 。
孟祥莹给患者测量体温、血压 , 一切正常后推着治疗车走出病房 。 因为隔离病房不允许家属陪护 , 所以医护人员除了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外 , 还要照管他们的生活 , 包括为他们送饭、送水 , 清扫房间 。 “保洁人员是不允许进来的 , 所以擦屋子、擦地 , 甚至清洁卫生间坐便器都是我们自己干 。 今天早上出院了2名患者 , 我们一上班就赶紧消毒、清洁 。 ”崔虎和孟祥莹分工明确 , 崔虎负责给房间、走廊消毒、擦地 , 孟祥莹擦卫生间 。 我进入隔离病房时 , 他们刚刚干完 。
当电子显示屏显示2020年3月19日11点05分 , 张丽萍带我准备离开隔离病房 。 “先洗手然后出去 。 ”快走到门口时 , 张丽萍说 。 在这里 , 我实实在在感受到洗手的繁琐与重要 。 每通过一道门洗一次手 , 进入专门脱防护服的隔离病房缓冲二室 , 我看到屋里有两张床 , 分靠在屋子的两侧 , 中间有个大型的医疗废物容器 。 “如果两个人一起脱防护服 , 要间隔1米以上 。 ”张丽萍将洗手液放到床边 , 然后离我1米远 , 指挥我脱衣服:先洗手 , 摘除护目镜扔到医疗废物容器 , 再洗手 , 脱外面的隔离服扔掉 , 再洗手……每脱掉一件衣物都要洗手 , 我粗略地算了一下 , 从隔离病房出来到脱掉衣服 , 我以“七步洗手法”洗了不少于50次手 。 走进生活区 , 用流水洗手后 , 我看了下时间11时40分 , 镜子中的我面颊通红 , 额头、鼻梁、颧内处留下了深深的勒痕 。
近两小时的体验中 , 仅穿脱衣服就用了近70分钟 。 也就是说 , 一名医护人员如果早上8点上班 , 7点多一点就要进入生活区开始换衣服准备 , 而下班后也要延迟近一个小时才能走出隔离病房 。 虽然体验的时间不长 , 但由于缺氧导致我整个下午头痛欲裂 , 睡了一觉也没有缓解 , 脸上的印痕在晚上睡觉前也没有完全消失 。
【「快乐养生」战“疫”见闻|记者走进延边第二人民医院隔离病房】如果没有亲身体验 , 我不会明白在防护服下面束缚的身体承受的压力有多大 , 不会知道那满脸的印痕到底有多深 , 不会感悟那份责任与担当下的坚守和奉献有多么伟大 。 我想 , 这世上没有天生的英雄 , 有的只是一个个平凡人在逆境中站出来 , 挡在其他人前面 。 感谢 , 冲锋在一线的“白衣战士”!因为你们 , 我们平安健康;因为你们 , 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战“疫”!(本报采访人员闫飞)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