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鲁迅的战术局限

孙武是现代军事思想家必谈的三大兵家之一(另两位是克劳塞维茨与毛) 。 孙武名言是“不战而屈人之兵 , 善之善者也” 。 实效如何?吴国以孙武为将(总参谋长) , 击败强楚 , 占领郢都 。 但是 , 楚国复国了 , 而吴国却被越国消灭 , 地域又被楚国并吞 。 早有人指出 , 孙武与孙膑 , 体现了春秋与战国两个不同时代的军事特点 。 春秋 , 用兵在于威服邻国;战国 , 用兵在于兼并敌国 。 所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思想 , 必然有其局限性 。 考察後世各帝国的崛起史 , 几乎没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 , 都是拼实力的消耗战 。 如大清吞并准嘎尔 , 历三君 , 经八十年 , 战场上胜负参半 。 俄、英在扩张中 , 也都常吃败仗 。 孙武的局限 , 在于淡化了“兵凶战危”本质 。 战争就要流血牺牲 , 没有流血牺牲的心理准备与人员物资准备 , 幻想轻而易举地取得胜利 , 只会导致遭遇失败就一蹶不振 , 屈膝投降 。 鲁迅就是这样的幻想者 。 他的“堑壕战” , 片面防御、逃避 , 不但不能抓住战机 , 攻击敌人虚弱处 , 而且最终也逃无可逃 , 防御失败 。 如果没有东北大军的南下 , 多少“柔石”也会化为齑粉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