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活着》: 从被当废纸处理到当世经典之作

余华《活着》: 从被当废纸处理到当世经典之作特色文萃3 昨天
余华《活着》: 从被当废纸处理到当世经典之作
电影《活着》海报
●从老黑奴到《活着》1992年春节后 , 北京一间八平米大小的平房里 , 桌前坐着一个写作的人 。
他尚不清楚自己手上所写的这部小说会在接下来的几十年给中国和世界多个国家带来多大影响 , 他只知道这部小说源于那首叫做《老黑奴》的美国民歌 。
他只知道歌中的老黑奴在送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亲人朋友之后 , 依旧善待世界、好好活着 。 他只知道这首歌给他的触动已形成一股难以抗拒的力量 , 让他必须完成手上这部小说 。 他为小说取名《活着》 。 他是作者余华 。 小说主人公 , 叫福贵 。 “老黑奴和福贵 , 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人 。 他们生活在不同的国家 , 经历着不同的时代 , 属于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文化 , 有着不同的肤色和不同的嗜好 , 然而有时候他们就像是同一个人 。 这是因为所有的不同都无法抵挡一个基本的共同之处 , 人的共同之处 。 人的体验和欲望还有想象和理解 , 会取消所有不同的界限 , 会让一个人从他人的经历里感受到自己的命运 , 就像是在不同的镜子里看到的都是自己的形象 。 ”余华的这段叙述指明从老黑奴通往小说主人公福贵的路径——人的共同之处 。 生而为人 , 无一不在自我的经历中感受命运 。
余华《活着》: 从被当废纸处理到当世经典之作。●第一位读者:张艺谋《活着》原本是一个中篇 , 变成现在这个版本 , 要感谢它的第一位读者张艺谋 。 当时 , 导演张艺谋托人请余华写一个本子 , 余华就提到手上即将发表尚未发表的小说《活着》 。 张艺谋读后很感兴趣 , 他说:“这部小说最打动我的地方就在于它写出了中国人身上那种默默承受的韧性和顽强求生存的精神 。 其实这也是人类共同具有的品质 。 ……《活着》——对于一部小说、一部电影来说可能是一个简单的主题 , 但这个主题又非常大 , 正是小说中的这种东西感动了我 。 ”
余华《活着》: 从被当废纸处理到当世经典之作。当时张艺谋看的是七万字的书稿 , 读完后觉得一些地方还可以着墨 。 于是余华又写了四万字 , 到最后出版的时候 , 《活着》从七万字变成了十一余万字 。
小说最早发表在1992年第六期的《收获》上 , 这一简单举动背后还暗藏着很大魄力 。 余华说 , “在当时 , 这样的小说没有其他任何一个文学杂志敢发表 。 《收获》敢发 , 主要是有主编巴金 。 ”●多亏了盗版VCD至于小说出书一事 , 还是借着张艺谋的电影才得来的机会 。 长江文艺出版社首印两万册 。 可书虽然出了 , 但不幸赶上了中国图书市场崩盘 。
雪上加霜的是 , 电影《活着》没有经过电影局同意就直接去参选戛纳电影节 , 因而被禁 , 书受到牵连 , 没卖完的存货要直接被当废纸处理掉 。 出版社还手下留情 , 问余华要不要 , 给他拖过去几麻袋 。 余华拿到后 , 四处送人 。 就这样 , 最后销毁的 , 也达到了一万多册 。 小说《活着》经历了这么多 , 是我们这批把《活着》当经典书籍阅读的人所不知道的 。 在我们阅读的时候 , 这本书已经是提到余华就不会不提的作品 , 也是即便没读过也听过书名的作品 。 它的畅销 , 还要等到1998年 。 这一年 , 这本书一下子成了畅销书 , 究其原因 , 余华自己分析是因为赶上了满街盗版VCD的时代 。 “很多人先看到了《活着》的盗版片 , 然后成了小说的读者 。 《活着》电影也对我开拓国外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 当时国外汉学家很积极 , 因为觉得这本书能出版 , 他们就开始翻译 , 翻译之后找出版社 , 《活着》是我进入西方世界最早的书 。 ”书里的福贵经历了很多磨难 , 书的问世与畅销也是几经波折 , 有喜有忧 。
《活着》经过时间的沉淀 , 已成为20世纪中国文学当之无愧的经典之作 。 译介至英、法、德、意、日、韩、俄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 获得国内外多个文学大奖 , 余华也凭借这部作品于2004年获得法兰西艺术和骑士文化勋章 。 奖项和头衔所象征的震撼和荣耀 , 都无法代表这部作品给读者带来的震撼 。
●人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活着在书中 , 亲友故去和时代潮流的席卷同时上演 , 福贵看着这一切 , 参与这一切 。
如果我们要找一些理由责备福贵的某些行为的话 , 很容易 。 比如责备他给饥饿的外孙那么多豆子吃以至于撑死 , 比如责备他竟然极其愚蠢地相信用一口锅炼出的钢铁能造出袭击蒋介石的原子弹 , 但是我相信没有人会这样做 。 余华说 :“《活着》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 , 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 ”余华说:“长期以来 , 我的作品都是源于和现实的那一层紧张的关系 。 说得严重一点 , 我一直是以敌对的态度看待现实 。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 , 我内心的愤怒渐渐平息 , 我开始意识到一位真正的作家所寻找的是真理 , 是一种排斥道德判断的真理 。 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 , 不是控诉或者揭露 , 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 。 正是在这样的心态下 , 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 , 就是这篇《活着》 , 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 , 对世界乐观的态度 。 写作过程让我明白 , 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 , 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 ”●一个人和他命运之间的友情福贵的世界里 , 做人 , 首先就是活着 , 能与自己的亲人一起活着 , 那就叫幸福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