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北文体中心一场关于“非遗”的盛会…

   11月30日 , 江苏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南通)、南通市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第六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命名授牌仪式在市北文体中心举行 。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北文体中心一场关于“非遗”的盛会…
文章图片

       今年 , 南通市级以上非遗项目新增23项 , 另有11项入选市级非遗扩展项目 , 20人入选江苏省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59人入选第六批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 市级新增项目中包括天生港号子、猪头肉烹制技艺、章朱学派虫类药治疗肿瘤法、南通糖画等 , 涵盖了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技艺、传统医药、民俗等类别 。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北文体中心一场关于“非遗”的盛会…
文章图片

部分被授牌者合影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键是对传承人的保护 , 传承人保护是重点 , 也是难点 。 2009年 , 我市公布了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 2009年5月、12月分别命名了第二批、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2013年2月和2014年4月相继完成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的命名和增补工作 。 2017年9月 , 命名了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 2020年9月 , 命名了第六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 目前 , 我市共有市级以上传承人293名 , 其中国家级传承人7名 , 省级传承人49名 。
       为了构筑永久的保护载体 , 我市切实加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基地建设 。 分别于2008年命名了21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 , 2011年又命名和增补了15家传承基地 , 2014年命名了第三批传承基地 , 2020年命名了第四批传承基地 。 截至目前 , 我市共有各类传承基地118家 。 对传承基地的命名与保护 , 确保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传承和合理利用 。 此外 , 还有大大小小的陈列室、收藏馆散落在民间 。 这些传承基地、博物馆、陈列室、收藏馆的建成 , 有力地推进了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 , 成为了宣传南通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名片” 。
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北文体中心一场关于“非遗”的盛会…
文章图片

       建立国家、省、市、县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 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 。 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及传承人保护机制的建立 , 都离不开申报工作 。 我市经过分批分期的公示、申报、专家评选和文化行政部门审核 , 于2008年3月公布了首批市级非遗保护名录 , 2010年8月公布了第二批保护名录 , 2014年3月公布了第三批保护名录 , 2017年8月又公布了第四批保护名录 , 2020年7月公布了第五批保护名录 。 截至目前 , 我市共有国家级非遗项目10个、省级非遗项目53个、市级非遗项目148个 。
       “把非遗能够见人、见物、见生活 , 融入到我们日常生活中 , 让更多人了解非遗 。 ”南通蓝印花布印染技艺江苏省级代表性传承人吴灵姝表示 , 在小时候 , 对蓝印花布并不是很不感兴趣 , 甚至有些抵触 , 但是现在变为自信、自觉、自豪的这种改变 , 这都得益于国家、各级政府对非遗项目和青年人的关注以及帮助 。 作为一个年轻的非遗传承人 , 在蓝印花布的传承过程中一直围绕其抢救、保护、研究、创新 。 要把祖辈传下来的精湛的技艺要守好 , 创作既有技艺的特点、又有时代的烙印的作品 , 是传承人今后探索、实践的方向 。 在保护中研究 , 在研究中创新 , 在创新中发展 , 期望通过青年传承人的努力 , 让传统技艺代代相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