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来了,学好数学还能靠刷题吗?专家:更强调解决问题能力( 二 )


我想说的是 , 希望学生在数学教育氛围里 , 通过学习数学的知识技能、思想方法等 , 促进学生在这六个方面能够得到发展和提升 , 这样就能通过教育 , 通过每一个学科的学习 , 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
过去以知识为本的教育 , 通过这次课标研究 , 逐步在向“以人为本”的教育改变 , 提出核心素养也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
如果换一个词来说 , 过去我们重视的是学会数学知识 , 现在我们应该不仅要学会 , 而且希望学生会学数学 。
除此之外 , 有一点很重要 。 对于全体学生来说 , 数学要学习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变少”了 。 我们的课程结构发生了变化 。 我们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 不再进行文理分科 。
对数学有兴趣 , 有能力的孩子 , 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修课程 。 选修的课程又分成了五类 , 有适用于向理科发展的数学课程 , 适用于向文科发展的数学课程 , 还有适用于体育、音乐、美术的数学课程、适用于特殊人才发展的数学课程 , 比如说大学选修课程 。 大学选修课有6个学分 , 有三个科目:微积分、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 。
总之 , 数学在“削枝强干” , 对于不同的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 。
2.数学“更简单”了吗?
之前的数学试题 , 题目干练 , 非常简洁 , 缺一个字、多一个字意思就不对了 。 对数学试题来说 , 有些题仍然保持这样的风格 , 但是会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 , 另外 , 随着对实践和创新能力要求的提高 , 有些试题增加了背景 , 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应用能力 。 这就是数学建模的素养 。 这样的试题需要拥有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好的阅读理解能力、好的应用能力 , 我们希望老师、家长看到这个变化趋势 , 并循序渐进地实现 。
采访人员:家长都很关心少了哪部分内容?考察的知识少了 , 高考数学是不是更简单了?
王尚志:2020年10月13日 ,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 其中第20条指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 , 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 。 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 , 增强试题开放性 , 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 ”
原来是理科要完成16个学分的容量 , 文科14个学分 。 目前文理不分科了 , 我们的要求统一变成14个学分 。 必修课程8个学分 , 选择性必修课程6个学分 , 一共14个学分 。
一个学分相当于18个课时的内容 , 这意味着我们要从中减掉36个课时的内容 。 这36个课时分给了其他的选修内容 , 给音体美考生 , 给特殊人才考生 。 此次课程标准还有一个变化 , 就是对于高考命题有评价和指导作用 。 过去的课程标准主要解决“学什么、教什么 , 学到什么程度 , 教到什么程度 , 怎么教、怎么学”这六个问题 。 这一次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 , 而学业质量标准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指导考试命题 , 例如 , 增加试题的开放性等 , 这是很大的变化 。
总之 , 参加高考的学生需要了解到 , 学习数学不能满足于记忆、模仿 , 尽管需要准备的“知识性”内容少了 , 但是 , 试题的开放性增加了 。
采访人员:改革之后 , 老师的教学怎样改变?学生的学习应该怎样调整?家长们最关心的是 , 还需要刷题吗?
王尚志:课程标准的改革还有一点 , 就是在内容上强化了数学建模和数学探究活动 , 把它作为提升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载体 。
其实 , 题目的“难易”很难直观表现 , 因为我们强调的不再是“知识”而是“能力” 。 比如今年山东省高考数学试卷 , 试题里带有应用背景、具体情境的题目大概有七八道 。
此前我们的数学试题 , 题目干练、简洁 , 缺一个字意思就不对了 。 现在的试题增加了应用背景 , 考察的是学生在比较真实的情境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 刷题还有用吗?情境变化很多 , 再“押题”“刷题”基本上不可能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