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改革|学好数学还能靠刷题吗新课标来了

江苏龙网_原题是:新课标来了 , 学好数学还能靠刷题吗
数学作为最能拉开区分度的学科 , 总是受到家长、老师们的格外重视 , 曾经热闹一时的“奥数班” , 到今天的各课外辅导机构仍然把“数学思维课”作为最大的卖点 , 每一次每一点的变化都备受大家的关注 。
随着高考改革的逐步推荐 , 取消了文理分科 , 今年6月份也颁发了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 , 那么目前中小学数学课程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于教师、学生来说都应该做什么样的调整?《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副组织、修订组组长王尚志给我们做出了解答 。
数学 , 从知识走向能力 , 从能力走向素养
数学在经历了多次变革之后 , 虽然取消了各种加分和杯赛 , 但是大家唯一不敢放弃的还是数学 , 而且在现在很多的培训班里面 , 数学也是最受欢迎的 。 数学这门学科到底是想让孩子学会什么?
王尚志:新课标研制的指导思想就是落实中央为教育制定的根本任务——立德树人 。 如何落实这个任务?换句话来说 , 数学想要让孩子学会什么?走向社会之后 , 数学能给孩子留下什么 , 那就是核心素养 。 目前 , 在新课程标准制定过程中 , 我们希望能给孩子留下的数学素养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 。
如果学生在数学教育氛围里 , 通过学习数学知识挤能、思想方法 , 去提高这六个方面的能力 , 那么对于他们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一定是有帮助的 。
过去以知识为本的教育 , 通过这次课标研究 , 逐步在向“以人为本”的教育改变 , 提出核心素养也是立足于学生的发展 。
如果换一个词来说 , 过去我们重视的是学会数学知识 , 现在我们应该不仅要学会 , 而且希望学生会学数学 。
除此之外 , 有一点很重要 。 对于全体学生来说 , 数学要学习的必修和选择性必修内容“变少”了 。 我们的课程结构发生了变化 。 我们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 , 不再进行文理分科 。
对数学有兴趣 , 有能力的孩子 , 我们提供了丰富的选修课程 。 选修的课程又分成了五类 , 有适用于向理科发展的数学课程 , 适用于向文科发展的数学课程 , 还有适用于体育、音乐、美术的数学课程、适用于特殊人才发展的数学课程 , 比如说大学选修课程 。 大学选修课有6个学分 , 有三个科目:微积分、线性代数与解析几何、概率论 。
总之 , 数学在“削枝强干” , 对于不同的孩子提供适合的教育 。
数学“更简单”了吗
数学改革之后 , 家长其实更关心的是数学试题中会少哪部分内容 , 因为考察的知识点少了 , 那么是不是意味着高考数学更简单了?
王尚志:2020年10月13日 , 国务院印发《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 其中第20条指出:“稳步推进中高考改革 , 构建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考试内容体系 。 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 , 增强试题开放性 , 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 。 ”
原来是理科要完成16个学分的容量 , 文科14个学分 。 目前文理不分科了 , 我们的要求统一变成14个学分 。 必修课程8个学分 , 选择性必修课程6个学分 , 一共14个学分 。
一个学分相当于18个课时的内容 , 这意味着我们要从中减掉36个课时的内容 。 这36个课时分给了其他的选修内容 , 给音体美考生 , 给特殊人才考生 。 此次课程标准还有一个变化 , 就是对于高考命题有评价和指导作用 。 过去的课程标准主要解决“学什么、教什么 , 学到什么程度 , 教到什么程度 , 怎么教、怎么学”这六个问题 。 这一次课标增加了学业质量标准 , 而学业质量标准要解决的问题就是指导考试命题 , 例如 , 增加试题的开放性等 , 这是很大的变化 。
总之 , 参加高考的学生需要了解到 , 学习数学不能满足于记忆、模仿 , 尽管需要准备的“知识性”内容少了 , 但是 , 试题的开放性增加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