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电台/广播这种近乎要被淘汰的传媒形式,又重新流行了起来

感谢邀请。首先要针对你的提问提出:你所描述为“近乎要被淘汰”的表述是不严谨的,但电台和广播确实是作为传统传媒形式,“重新流行”了一把。为什么我不赞同电台是近乎要被淘汰?因为电台虽然形式比较老土和传统,但是这是一个和人进行交流满足人精神需求的一个行业,只要有人,有人闲的没事需要听东西,那电台就不会被淘汰。之所以很多时候我们觉得电台这种传统广播是“近乎淘汰”的状态是因为互联网的强冲击,大家接受讯息的方式多了自然就会分摊市场。加之有一段时间电台不好好珍惜自己的“权威性”,用过多的假药广告和不够严格的新闻审查制度把自己的名声和特色也败坏了许多。为什么“重新流行”了一把?很简单,因为现在有车一族越来越多,堵车也严重,在车上无聊也不能总玩儿手机,那就听听CD和广播吧。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题主你自己在题目中所说到的,广播人包括电视人也在不断地想要融入互联网时代,所以确实做出了很多新媒体化的改变。最显而易见的就是你所提到的这些APP,但是蜻蜓和喜马拉雅可能还是属于比较商业化更强的,最为典型的,广播为自己寻找突破和改革的应该就是上海SMG的阿基米德FM。这样多方面因素影响下,重新流行就显得太理所应当了吧。而且身为一个广播人,我们也曾梦想过,未来有一天,可能互联网的信息大爆炸让大家反感,唱片音乐又因为版权问题难以好好听完整,那没准广播会把握的这个机会,翻身成为大王牌!另:关于同行说的传统广播往新媒体转型的难点,我觉得可能是因为平台没有找好。除非是自己台非常雄厚实力做出了APP之外,但凡是借助其他APP和平台来进行互联网传播的,一定要先定位。例如我有一个朋友明明做的是大家帮大家这种强互动和服务型的节目,他非要去蜻蜓上立门户,做宣传。。蜻蜓是流线型的收听模式,过去就过去了,谁跟你互动啊。还有一个朋友做的是经典老歌收藏品读这种的,结果他倒跑到阿基米德上去玩儿社区。。。。当然是粉丝几十个,看起来特别惨淡呗。我不说自己的选择多么成熟,但是我目前两个节目,一个是小段子脱口秀,我主要选择在喜马拉雅上面,剪辑好之后做成专题,让大家没事儿上去乐一乐。还有一档2小时直播晚高峰节目,每天定点儿到阿基米德上设立直播贴,最不济的时候也能有50+的有效互动,周末发发福利和活动,倒是比单纯用个微信公众号来的好玩儿多了。所以说广播是让人听的嘛。只要有人的地方,广播就不会真正消失,怎么好好做到新老传承,应该是我们这一代在电台工作的人最常思考的问题。
■网友
在全民开民智的时代,广播人本身的能力局限了再创新。以前的随便说说别人都信,现在是:随便你怎么说都无聊。 因为没脑子啊!

■网友
谢邀,最重要的是传达信息的模式改变了。传统的广播/电台 受众为被动收听的模式---电台播什么你听什么,就算放的歌你不喜欢,节目你不爱听,广告太聒噪,但是你没有别的选择。目前世界所有的大趋势,包括购物、电视、视频、等等全部都是趋于自主模式。现在的FM也不例外,目前的电台APP都是可以自己选择的,你可以根据你的爱好,选择听什么不听什么,什么时候听什么时候暂停,喜欢谁的歌就听谁的歌等等。这是过去万万做不到的。而且现在的FM知识面的阈值比以前广了很多,有许多专栏提供,比如我就一直在用喜马拉雅听罗辑思维。而且由于现在是基于手机的APP模式,除了有车一族,无车一族在上班的交通时间也可以听,受众人群也更广了。听是自然赋予我们的一种能力,而耳朵,是不会被淘汰的。总的来说,在这个自由的时代,更多选择,更多欢乐。
■网友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
■网友
文字,广播音频,视频,
本身就是三个完全不一样的表现方式,不存在谁被淘汰一说。
更不要说在很多特定环境里,纯音频的体验方式是唯一选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