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不到糖的小孩|让孩子学会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比直接知道答案更重要( 二 )


那段时间 , 我们刚好一起读过一本讲“猫科动物”的科普书 , 里面就讲了老虎、豹子他们的皮毛颜色和斑纹是如何保护和伪装自己的 。 我知道 , 潼潼问的这个为什么其实并没有动脑筋 , 所以我就反问她:“你觉得熊 , 为什么是棕色的呀?”
不出意料 , 她想都没想就回答我“不知道呀!” , 我继续反问她“那老虎和豹子的毛是什么颜色的?他们为什么是那种颜色呢?”
在我一个又一个的“反问”下 , 潼潼回想起了那本猫科动物的科普书 , 自己找到了关于动物颜色的答案 。
用这样的方式 , 一次随口而起的提问 , 就变成了一次思想的交流和碰撞 。
“为什么”这类问题 , 虽然处于高质量提问的低阶 , 但仍然有它的意义 。 它可以帮助我们引导孩子找出事物的内在规律和联系 , 锻炼孩子的“聚合性思维” , 让孩子把不同的角度和线索聚合成一个答案 。
这其实 , 也是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第一步 。
得不到糖的小孩|让孩子学会如何提出一个好“问题”,比直接知道答案更重要好问题第二阶段:如果
孩子们提出一个问题 , 并且尽可能多地了解相关知识 , 这就是“为什么”阶段 。
有一项有趣的研究 , 发现孩子在4岁进入了提问高峰年龄 , 到了5、6岁之后 , 开始慢慢地不再凭本能和想象来提问 , 提问的数量骤减 。
我猜想 , 一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 , 孩子慢慢可以自己找到解答“为什么”式问题的方法 , 但他们又没有掌握提出更高级的问题的方法 , 慢慢地他们就变得不爱发问了 。
这个时候 , 就需要父母来引导孩子 。
我们可以用一个提问关键词:“如果” , 来把孩子引向提问的第二阶段 , 从“发现问题”过渡到“想办法解决问题” 。
引导孩子把一些“为什么”式的问题 , 换成“如果这样 , 又会怎样” , 能帮助孩子锻炼发散性思维 。 从一个点出发 , 让孩子开放式的去畅想答案 , 从多角度来探寻事物 。
当我们能帮助孩子将现有的许多想法 , 用不同寻常且有趣的方式连接起来 , 那么这些想法就会形成一个新的想法 。
我们都知道 , 提问的最基本要素“4W” , 包括what(是什么)、who(是谁)、when(什么时候)、where(在哪) 。 我们将这些问题 , 称之为thin question(单薄的问题) 。 这些问题 , 也属于刚才我们讲的第一阶段的“为什么” , 可以非常快速直接的得出一个简短答案 。
当孩子过了4岁之后 , 我们要慢慢地引导他们 , 在4w提问方式以外 , 尝试用以下的提示词来提问:
如果……?
假如……?
是不是……就会……?
这样会导致……?
想要引导孩子这么问 , 我们得首先多给他们提这样的问题 , 比如在日常生活的聊天中、在阅读的时候、在观察事物的时候 , 都要用这样的提示词帮助他们形成思维惯性 。
还拿上文动物颜色的例子来说 , 我们可以继续这样提问孩子:“如果棕熊的颜色换成了白色 , 会如何呢?”这样的提问 , 会让孩子的思维从棕熊发散到北极熊上 , 进行更加深度的挖掘 。
我在跟潼潼强调平时要多问自己几个“如果”时给她讲过一个故事 , 今天也在这里分享给大家 。
那天我开车送她去上英语课 , 外面下着雨 , 雨刷器在车子的前挡风玻璃上勤快地挥动着 。 潼潼跟着雨刷器的节奏 , 喊着“雨滴不见了” 。
借由这个机会 , 我给她讲了发明雨刷器的故事:
“你知道吗 , 你现在看到的雨刷器 , 能被发明出来 , 是两个人问了两个有关‘如果’的问题 。 第一个发明车用雨刷器的人 , 是在看到公交车司机在下雪天特别费劲地从挡风窗看外面之后 , 问了自己一个问题‘如果挡风玻璃能来回摆动 , 会如何呢?’
后来 , 就有了第一支汽车雨刷器的诞生 。 但那时的雨刷器 , 摆动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 是不可调的 。 不像现在这样 , 雨下的大了 , 雨刷器动的就快 , 下的小了 , 动的就慢一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