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暑假,你怎么过的

2020暑假 , 你怎么过的
【2020暑假,你怎么过的】当我们被困在狭小的空间内 , 急于找到一个新的出口时 , 开始有机会重新审视10米以内的生活 , 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 , 关注与自己、家人、恋人的关系 。
教了三个月心理咨询课 我看到曾经的自己
李婷
当我们被困在狭小的空间内 , 急于找到一个新的出口时 , 我们开始有机会重新审视10米以内的生活 。
“老师 , 我在家里快要待不下去了 , 和爸妈三两句话就能吵起来……”
“我每天熬夜打游戏 , 停下来就顿感索然无味 , 知道这样不好 , 但控制不了自己……”
3个月前的我 , 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会在家里开设远程心理咨询课 , 现在却成了我的暑假常态 , 并乐在其中 。
一场来势汹汹的疫情开启了魔幻的2020年 , 也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关于疫情的各种信息不断拨弄着敏感的神经 , 整个人沉浸在焦虑的情绪中 , 感到失控和疲倦;假期被迫延长 , 在家里从寒假待到暑假 , 和父母整日相看两相厌 , 上演家庭版《囧妈》;事先拟好的实习计划被打乱 , 长时间宅家生活 , 甚至出现了“社恐”倾向……
这时 , 我偶然得到一个在大专院校兼职心理健康课老师的机会 , 我正在读心理专业研究生 , 之前有过在中学心理咨询中心当助理的经历 , 还没做过高校的心理咨询和授课 , 于是爽快地应下了 。
咨询师在来访者面前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 为了以最好的面貌上课 , 我终于打起精神捯饬自己 , 不再是蓬头垢面、一身睡衣走天下的居家模样 。 在备课的过程中 , 我开始将注意力专注在眼前的事情上 , 焦虑情绪也慢慢缓解 。
疫情就像个导火索 , 引爆了大量被压抑的心理需求 , 不少同学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神经官能症 , 失眠、焦虑、抑郁等 , 甚至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学习状态和家庭生活 。 每天熬夜刷手机或打游戏 , 网瘾加重;长时间宅家不运动 , 不仅发胖 , 还常常眼望天花板失眠到天明;与父母朝夕相处 , 却矛盾丛生 , 家里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
“不要因为自己的任何一种情绪而心怀愧疚 。 任何人都可能出现负面情绪 , 因为事不顺而产生低落抑郁的情绪更是正常的 。 ”
“不妨接纳自己这样的状态 , 允许负面情绪存在 , 它本身不是错的 , 不要为了情绪出现本身而给自己更大的压力 。 ”
很多人对心理咨询充满了不现实的期待 , 期待着可以从中获取万能灵药 。 其实 , 心理咨询讲究“自助者 , 人助之” 。 咨询师运用倾听和共情的办法 , 鼓励来访者分享自己的情绪和感受 , 共同去探讨自我调适的方向 。
往往很多被认为是“正确的废话” , 确实行之有效 。 比如 , 尝试接受一些自己不可控的东西 , 如果想走出某个情绪 , 可以把注意力放在能做的事情而不是情绪本身;又比如 , 缓解释放情绪最有效的方式是与人建立连接 , 多与家人或朋友沟通交流 , 可以有效舒缓不良情绪 。
常常有朋友会问我:咨询师不会吸收很多负能量吗?其实 , 心理咨询是一个互相给予的过程 。 每次咨询到最后 , 有时很开心有时很怅惘 , 听完一个故事总会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到深邃似海的情绪中去 , 但我感谢这些来访者给予的信任 , 让我有机会陪伴他们一起走过这段路 。
有一个小姑娘是为减肥而苦恼 , 曾努力瘦过 , 但近期因脚受伤无法运动 , 很快又反弹了10斤 , 在家里因为节食的问题与家长多次争吵 , 一度沉溺在抑郁的情绪中 。
在她的故事中 , 我仿佛看到了曾经的自己 , 也为自己忽胖忽瘦的身材而陷入自厌的泥淖 。 但后来我明白了 , 在健康的前提下适度追求美是没错的 , 但没必要为社会的审美和他人的目光去苛求自己 。
还有许多来访者给我的感觉也一样 , 做咨询就像是在照镜子 , 或多或少都能折射出一些自己的经历或个性 。 那些带着各种各样力量的故事与生命 , 也带给我很多感动 , 引领着我 , 督促着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