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见|“北大考古女孩”争议背后:培养一个有主见的学霸究竟有多难?( 三 )


1958年 ,胡适先生在台大演讲时分享自己对于选择科系的看法:
概括起来 , 只需要自问两个问题:我喜欢吗?我做得到吗?
只有两个标准:一个是“我”;一个是“社会” , 看看社会需要什么?国家需要什么?中国现代需要什么?
但这个标准——社会上三百六十行 , 行行都需要 , 现在可以说三千六百行 , 从诺贝尔得奖人到修理马桶的 , 社会都需要 , 所以社会的标准并不重要 。
因此 , 在定主意的时候 , 便要依着自我的兴趣了——即性之所近 , 力之所能 。
在这种标准的指引下 , 胡适在康奈尔大学读书时便毅然放弃了更有可能“复兴家业 , 重振门楣”的农学 , 转到了文学院 , 这才成就了一代文学大家 。
主见|“北大考古女孩”争议背后:培养一个有主见的学霸究竟有多难?
文章图片

胡适
不过 , 在高呼“理想万岁”的同时 , 是否一定要苛责那些或许还没有找到所爱 , 或许没有足够能力追求的 , 不够幸运的大多数呢?
这段时间 , 有一个支持女孩的声音其实更令人感动 , 来自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蒙曼 。 蒙曼教授希望全社会的关注和关爱不要对她形成太大压力 , 一定要尊重钟芳蓉的选择权 。
“她应该顺着自己的本心去成长 , 如果她学了 , 真的热爱 , 那无论是对她、对考古专业 , 乃至于对社会风气来讲 , 都是一件好事 。 但如果觉得专业和自己的想象有差距 , 再爱别的也是可以的 。 ”
对于还没有明确自己热爱什么、擅长什么的大多数来说 , 尊重现实 , 及时调整也并不可耻 , “再爱别的也是可以的 。 ”
主见|“北大考古女孩”争议背后:培养一个有主见的学霸究竟有多难?
文章图片

蒙曼
还有我们很熟悉的名导 李安 , 常被称“大器晚成” 。
李安说自己“晚熟、36岁才开张” , 45岁才迎来人生中的第一座奥斯卡 。 回想起来 , 他却非常感恩自己漫长的幼稚期 。
“生长本身是需要孕育的 , 不管是环境孕育 , 还是年轻人准许自己被孕育 , 我觉得都要鼓励你们不要太急功近利 , 很多事情不是一下就可以成功的 。 ”
培养一个有志向的孩子
这些生涯规划少不了
根据教育部最新发布的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2020年版)》 , 国内大学的已经有 703个专业(不包括军事学)了 。 这才是新一代的孩子们真正面临的挑战 , 从这个多样的世界中 , 找到自己“性之所近 , 力之所能”的那一个 。
而这却不仅仅是高考后的抉择 , 更关乎之前十几年的成长、教育是否给到了孩子足够的养分去实现这种自我探索 。
那么 , 怎样才能培养出这样一个有志向的孩子呢?前世外中学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上缘优势教育平台总设计师、人保部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师 卢文来给家长们提供了三点建议 。
主见|“北大考古女孩”争议背后:培养一个有主见的学霸究竟有多难?
文章图片

卢文来
1.家长自己要成长 , 保持发展的眼光
我们这个时代的发展很快 , 变化也越来越多 , 父辈的生活经验已经不足以支撑孩子面对的现代社会 , “热门”这个标准也是有时间性的 , 比如 , 过去的“铁饭碗”对现在的年轻人来说已经不太有吸引力了 。
这种差异是必然存在的 , 父母要正视这种差异 , 同时保持学习 , 让自己不成为一个“过时”的人 。
这次新闻事件里的钟爸爸就是一位非常智慧的父亲 , 女儿虽然是“留守儿童” , 但并没有像外界想象得那么辛苦 , 喜欢看书 , 有主见 , 这些都是有父母的影响的 。
主见|“北大考古女孩”争议背后:培养一个有主见的学霸究竟有多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