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水中学|教育资源是如何分配的?千万人的高考背后( 四 )


为什么农村学生这么少?因为甚至还在义务教育阶段 , 很多人就退出了关于高考的竞争 。 “农村教育行动计划”曾在贫困农村地区就学生入学问题开展了8次大规模的调查 , 追踪了近2.5万个学生 。 结果显示 , 2013年 , 贫困农村地区37%的人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习 , 而城市学生基本超过90% 。
我们在高考这几天看到的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 但是有的人甚至没能到达河岸边 。
衡水中学|教育资源是如何分配的?千万人的高考背后
文章图片

▲ 农村教育行动计划的调查发现 , 差距在高中之前就出现了 。 初一入学的时候100名学生 , 到初三的时候69人 , 其中23人没有再上高中 , 读到高三的就只剩下37人 。 谁最不可能考上大学?
1998年底开启的大学扩招 , 既赶上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成果验收期 , 也赶上了第一代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进入高等教育的适龄阶段 , 既带来了辐射宽广的各种利好 , 也引起了喧嚣不止的争议 。
如今中国的城镇化率正在向60%迈进 , 现有的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却还在影响着随迁子女的教育 。 直到2012年 , 才终于发布了《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 。
这份由教育部、发改委、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意见》指出 , 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的主要原则是坚持有利于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 , 坚持有利于促进人口合理流动 , 统筹考虑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需求和人口流入地教育资源承载能力等现实问题 , 积极稳妥地推进随迁子女升学考试工作 。
《意见》发出后 , 各省市相继推出了具体的地方政策 , 其中人口输出地和高考大省制定的条件都比较宽松 , 比如江西省对随迁子女父母的职业、住所等都未做要求 , 外省籍的学生在江西省高中阶段具有一年以上学习经历 , 并取得学籍之后便可就地参加高考 , 享受与江西籍考生相同的招生录取政策 。 山东则求外省籍学生具备山东省高中段学校学籍 , 并有完整的学习经历 。
人口流入地的条件则严格许多 。 比如北京、上海等地一直都在慎重考虑、稳妥推进 , 依然专注于治理开墙打洞等关乎民生的事务 , 对随迁子女父母的要求也极为严苛 。
但比随迁子女还艰难的 , 是依然留在农村的学生 。
“农村教育行动计划”发现 , 在贫困地区 , 父母双方都在家的孩子 , 营养、智力等指标整体上最差 , “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能力出去找工作 , 所以收入是在最底层的 。 ”
在贫困的农村 , 屋舍凋敝 , 教育资源极其匮乏 。 留下来的 , 只有37%能在千辛万苦之后高中毕业 , 对比城市那傲人的90% 。
衡水中学|教育资源是如何分配的?千万人的高考背后
文章图片

也许有人会说 , “高考是目前最公平的制度了 , 如果将政策倾斜给农村学生 , 定额降分录取 , 且不说如何继续保证程序正义 , 他们和‘真刀真枪’由分数线录取的学生都不在同一个水平 , 高校怎么上课?”
是 , 机会、过程、结果 , 它们的公正与否各有侧重 , 是保证基础教育资源的公平合理?还是保证中考、高考制度的透明公正?还是在最后通过各种支持“计划”来确保固定群体的录取比例?
最好的状态当然是既保证基础资源的公平合理布局 , 也确保录取流程的透明公正 , 因为这样 , 就无所谓谁“窃取”谁的教育资源、谁“侵占”谁的录取机会了 。
我们也许什么都做不了 , 还要挤破头去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教育资源 。 但是在这过程中 , 也许得停下来想一想——如果你恰巧不幸出生在那样偏远的地区 , 你希不希望自己被落下?如果你幸运地避开了那样的匮乏 , 是否还会用一句“不够努力”来轻松地为他人的失败作解答?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