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企业文化是怎样从“Better”这则广告中体现
现代商品文化和消费文化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商品的人格化。你用什么东西,就代表你是什么样的人。而要把商品进行人格化,最直接的途径就是给它加上价值观的标签。而互联网和数码行业是将自己商品人格化的最主力军。因为一方面IT行业里消费级产品的价格差距不大,甚至很多互联网产品都是免费的。它们的功能差距对于大部分的普通用户来说其实也并不大。所以在里面夹带私货,就成了推广产品的一个重要途径。我们看到小米的「为发烧而生」,J.Wong又说用小米的都是屌丝,老罗捐了200W给OpenSSL,搞天生骄傲的宣传片。觉得国内的厂商似乎在这方面做的太夸张了。但其实国外的厂商才是这方面的祖宗。你看苹果的广告和宣传片(除了发布新品时的介绍视频),里面其实几乎很少有对苹果产品本身的介绍。它们几乎全部都是在讲使用苹果的人是如何用苹果产品获得快乐,去近距离描写苹果的用户们的生活状态,如何如何的积极,如何如何的喜悦。这个宣传片也不例外,内容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讲苹果的环保意识。苹果希望有更多关注环保的消费者能借由这个视频了解到苹果对于环境保护的态度进而选择苹果产品。甚至是通过这种对于环保的态度,进一步反映出苹果对于产品的态度。其实整个IT行业已经形成了这样一种主流意识。即平等、自由、包容、乐观、积极的价值观。这和几乎全世界所有地区的主流价值观还是非常吻合的。你去看Google的一系列广告、视频、包括每年的Zeitgeist年度总结,其实都是差不多一样的东西,讲讲人类取得了哪些成就、哪些人离开了我们、LGBT被接受、又有新的技术帮助到了病人、残疾人。但是还是免不了被这些东西感动。最后对于这种将价值观加到企业文化内,再通过产品传达到消费者身上的行为,其实我个人还是不反对的。通过消费行为表达一个人的态度,进而传达其价值取向,其实它本身就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消费本身就是你对事物价值判断的结果,再往里面加上一点价值观的东西,其实也没有什么问题。我之所以讨厌犬儒主义,就是因为它利用这个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这个事实,来给自己的灰色行为做辩护。来消解他人对于好的事物的追求。所以才会有「小孩才分对错,大人只看利弊。」这种狗屁存在。人活着不能做自己喜欢认为对的事,支持自己认为做对的事情的人,那跟咸鱼有什么区别?
推荐阅读
- 聪明人养花,这3种“花”怎样也要养一盆,每年能省不少医药费
- 互联网怎样解决“家政服务上门速度慢”的问题
- 怎样看待从1月8号起,QQ钱包开始提现收费
- 银行it人怎样转型
- 汽车|冬天怎样让车内温度快速升高?座椅加热的最佳使用方式二,外循环的作用总结
- 怎样进入通信行业
- 怎样评价扶他柠檬茶的小说《云养汉》的结尾
- 怎样成为一名合格的Python程序员?
- 怎样评价华为、诺基亚、中兴中标中国移动高端路由交换设备扩容集采
- 怎样评价类似前橙会、百老汇、南极圈这样类型的离职帮抱团,对企业的积极意义和消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