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数字化”势在必行

|“文物保护数字化”势在必行
文章图片

【连网】日前,采访人员从市博物馆获悉,目前,该馆正在对馆藏书画文物进行二维“高清图像采集”,即通过高像素摄影器材对文物多角度拍摄,并进行后期处理 。据悉,此举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对文物进行更详细的解读与展示 。通过矩阵式拍摄及后期合成,每张照片可达到1亿像素以上级别 。该项目完成后,将进一步提高市博物馆的文物数字化保护水平,实现馆藏珍贵文物所含信息的全方位采集、管理、保护和利用 。
“当前,文物数字化保护理念已成为国际文化遗产保护的共识 。”市博物馆相关负责人介绍,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的测绘大多采用传统测量和拍照结合的综合手段,不仅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精度低、效果不理想 。为了有效改善这种局面,我市也在积极推进文物数字化保护工程,此举将对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将起重要作用 。
■ “博物馆数字化”
让文物保护打破时空局限
迈步向前,昏暗的光线中,爆发出的轰鸣声,配上投射在山体上的红色光影,走在透明玻璃走廊上,仿佛身临地下火山一般,感受到喷发的震撼———这是东海水晶博物馆“开天辟地厅”里的一幕 。“我们会通过三维控制技术,动态演示水晶形成的历史过程 。”该馆相关负责人介绍 。实际上,这只是我市博物馆类公共文化单位,在推进数字化方面的一个缩影———当前的数字技术正在推动整个社会发生广泛而深刻的“数字变革”,文物古建、非遗项目、自然遗产等的数字化保护,成了这场变革在文化传承方面的落脚点 。
“近年的一些案例,证明了文物保护数字化的重要性 。比如巴西国家博物馆大火 。如果他们早早将藏品进行数字化保护,即使遭遇这场大火之后真迹被损坏,后期的复原工作也会轻松许多 。”业内人士称,惨烈的教训给了世界文物保护界一记重击,也让人们意识到博物馆数字化保护的重要性 。
那么,博物馆数字化保护又是什么呢?博物馆数字化是指博物馆各个方面全面采用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作为常用工具,使电脑成为日常的工作平台,更高效率地为文物的收藏、保存和利用服务 。主要包含两个内容,一方面是要加强文化遗产实体的保存与保护,优化博物馆的现场服务;另一方面从“实物导向”拓展到“信息导向”,把博物馆的现场服务延伸到超越时间、空间的信息服务 。具体来说就是实体博物馆在营运的同时,采用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使互联网参与到博物馆内部信息的建构当中;将其信息以数字化的方式放在网络上,并借助高科技手段将藏品放在网络的虚拟环境中,创造逼真效果的数字博物馆 。
比如,此前,故宫博物院就与腾讯共同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在文物数字化采集与文化研究等领域深入助力“数字故宫”建设 。“发现养心殿———数字故宫体验展”是故宫博物院策划开发的第二个全数字形态展览 。本展览是故宫博物院基于故宫数字资源、运用先进的数字技术所策划的数字展览,在养心殿进行研究性保护修缮而暂时关闭期间,观众可以在数字世界里体验“养心殿的一天”,了解养心殿的建筑功能和清代宫廷生活知识 。
■ 让数字化尝试有规可循
成为推进文物保护与展示的新问题
信息手段和内容的革命引发了全球性的文化遗产数字化浪潮 。如何运用现代手段加强对传统非遗文化项目的保护和利用是当代文化发展的重要课题 。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在探索中前行,建设生态博物馆是诸多行之有效的重要传承保护方式之一 。海州五大宫调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是我国首个此类型的博物馆;在这里市民只要上网轻点鼠标,就能轻松了解到“海州五大宫调”的历史演变、艺术特征、曲牌结构、曲目特点等许多信息 。
当然,对于非遗项目的数字化保护只是其一 。目前我市已全面掌握了现存国有可移动文物的数量分布、保存状况、保管权属和使用管理等情况,建立起体系完整、内容全面的文物数据资料库,为科学制定全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利用政策和规划提供了依据 。而这些做法,不仅摸清了全市文物家底,还为可移动文物及博物馆建设的数字化、信息化规范化管理,强化公共文化服务功能及文物的有效利用奠定了良好的工作基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