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专访实录(中) | 陆云泉:未来教育将三分天下

 【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专访实录(中) | 陆云泉:未来教育将三分天下
文章图片
主持人
白丁:郑德林 未来学校研究院执行院长 中国教育智库总负责人
受访嘉宾
陆云泉 北京一零一中学校长、未来智慧校园研究中心主任
校内、校外、线上,未来教育将三分天下
白丁:我们知道学校这个意象在我们大脑中是非常深刻非常顽固的,因为这次疫情带来非常大的一个局限,大家就是觉得不去学校好像也能学习,也可能学生觉得比在学校的自主性弹性更强,能够接触到更多的资源,学习的效果还不错。
陆校刚才提到非常鲜明的一个观点,我非常认同这样的观点,未来教育将会呈现出三分天下这样的一个格局,也就是校内三分之一、校外三分之一、线上三分之一。我在此特别想请教陆校一个问题,根据您三分天下的这样一个理念,未来学校的形态会发生什么样的一个变化?像一零一中本校这么大的一个校园是否还是必要的?或者说传统的学校它在这样的一个三分天下的格局之下、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下,它的形态会发生什么变化?
同时家庭、社区、社会都存在对教育的一个支持的功能,那么新技术的一个发展会给家庭、社会提出一些什么样的新的要求?请陆校围绕三分天下的这样一个您的判断再做一些分享。
陆云泉:通过这次疫情,大家逐步对教育的理念发生了一些变化。一百年前美国教育家杜威讲的这么一句话,是说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所以实际上我们现在的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来讲,它是离不开社会的,它与生活是密切相关的,因为我们的每一个学生他不是单一的生命个体,它是一个社会人,既然是社会人,就不能长期的生活在虚拟世界当中。
尽管这次疫情通过线上的网络教学,我们觉得也习惯了,老师教的也不错,学生减少了从家到学校往返路上的这些时间,他觉得在家里面学习好像更轻松,效率也挺高,但是它不能替代学校教育。如果长期以往的话,我们也担心。
前段时间我们说居家学习是第一个阶段,未来我们可能进入居家学习的第二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大家适应了,我们也通过学校的指导学会怎么去学习、锻炼、做家务,跟父母相处等等这些。但是我们第二阶段会带来什么问题呢?就是学生可能会出现一种孤独感,所以我们担心会出现一些宅男宅女。等我们疫情解除了,开学了,可能一些孩子就不愿意上学了,觉得我在家里待着多好啊。处在一种虚拟世界当中,也是不利于学生成长的。
所以我觉得人既然是一个社会性动物,一定是需要去跟同学、老师、成人之间进行交流,因为在交流中尽管会出现一些矛盾,但通过矛盾的产生、如何去处理这样的矛盾其实是学会一种生活的技能,他怎么去学会与人共处,怎么去学会生存这样的问题。所以我认为学校这样的实体教育在任何时候都不可能消亡。
所以我想所谓三分天下是,学校教育所要解决的就是非常重要的底线问题,线上教育就是解决个性化问题,校外学习可能就是提供各种兴趣爱好,比如说愿意踢足球,可以参加校外的一些足球班,他愿意学钢琴的,可以去找老师学钢琴。因为从学校的教育来讲我们不可能解决这样的问题,同样线上教育我们也不能解决学生弹钢琴这样的需求,它一定是面对面的手把手的这样一个教练的方式能够跟学生之间共同运动才能提高他的技能。所以足球也好、钢琴也好,它一定通过这样群体的这样一个比赛,通过实体的真实的情景才能够提高他的技能。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所谓的三分天下的教育,它一定是一个完整的,不能把任何一个方面隔离开。因此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学校教学,特别是公办教学,我们应该在这次疫情当中进一步的往前走。
我们讲现在所谓的教育4.0可能也没有一个非常明确的蓝图,但是我们联想到这个可能跟产业是有关系的。比如说1.0的社会当时是一个农业社会,农业社会教育的形态就是私塾,私塾完全就是学生跟着先人来的,所以古代把老师称为先生,某种角度来讲它完全是一种传道授业解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