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我国科学家解译月背的地下结构( 二 )
有关月球早期演化的理论认为 , 月壳是由岩浆洋中较轻的斜长石组分上浮结晶形成 , 而如橄榄石、辉石等较重的矿物则下沉形成月幔 。 然而 , 从阿波罗任务返回的月球样品中没有发现与月幔物质组成有关的直接证据 , 关于月幔物质组成的推论至今没有被很好地证实 。
2019年5月 , 这一推论终于被中国科学家证实 。
当日凌晨 , 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在线发布了一项重要成果: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李春来研究组与合作者在利用“玉兔二号”月球车上搭载的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仪的光谱初始观测结果推断出 , 月球表面存在的低钙辉石和橄榄石矿物可能起源于月球地幔 。 这也是人类首份月球背面幔源物质的初步证据 。
“嫦娥四号着陆的南极—艾特肯盆地是月球已知最深的盆地 , 形成于40亿年以前 , 那时候月壳应该是很薄的 。 一个大的撞击就有可能把外壳打穿 , 把月球深部的东西露出来 。 ”李春来说 。 但是 , 从现有月球轨道器获得的遥感数据表明 , 虽然南极—艾特肯盆地区域的铁镁质矿物含量偏高 , 但并没有橄榄石广泛出露的证据 。 这些物质是否可能来源于月幔还存在争议 。
“玉兔二号”月球车着陆月球背面的第一天 , 其搭载的可见—近红外成像光谱仪即成功获取了着陆点附近两个探测点的高质量光谱数据 。 研究团队分析发现 , 嫦娥四号着陆区月壤光谱的吸收特征展现出低钙辉石的光谱特征 , 并暗示有大量橄榄石的存在 。
“进一步的地质背景分析表明 , 这些物质是由附近直径72公里的芬森撞击坑挖掘出来 , 并抛射到了嫦娥四号着陆地点的月幔物质 。 ”李春来说 。
科研人员表示 , 这一研究工作成功揭示了月球背面的物质组成 , 证实了月幔富含橄榄石的推论的正确性 , 人类对月球内部形成与演化的认识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
进入第十五个月昼工作期 , 将揭示月背地下更深层次的结构
截至目前 , 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的工作时长已超过400天 , 远超其设计寿命;“玉兔二号”月球车克服各项障碍 , 累计月面行驶370多米 。
“玉兔二号”月球车状况如何 , 接下来科研人员还将开展哪些研究?
“‘玉兔二号’月球车的设备状态目前依旧很好 , 我们已经开始进行第十五个月昼的数据接收工作了 。 ”苏彦说:“雷达有高频和低频两个通道 , 其中高频通道数据是用来研究地下浅层结构的 。 我们这次发表的成果就是基于浅层的探测数据 。 那么 , 随着探测数据积累增多 , 我们将能判断和识别出着陆区一个更大范围的地下结构 。 ”
科研人员在收集分析“玉兔二号”月球车测月雷达高频通道探测数据的同时 , 也在不断接收和处理其低频通道探测数据 。 只是 , 相对高频通道数据而言 , 处理分析雷达低频通道数据比较困难 。
对此 , 苏彦进一步解释:“低频雷达能够探测到地下几百米深的地层结构 , 但由于车体干扰和收发天线耦合等问题 , 干扰信号很强 , 对地下分层有效信号识别起来会更加困难 。 随着‘玉兔二号’月球车行走的距离增加 , 我们积累的低频雷达数据也会越来越多 , 下一步主要工作之一就是更精准地去解译这些数据 , 从而揭示月背地下更深层的地质结构 。 ”
国家天文台刘建军研究员说:“后续我们将进一步开展着陆区光谱和雷达探测 , 深入研究该区域的物质成分和月表地下结构;积累月球背面低频射电、月表中子及辐射剂量和月表中性原子等探测数据 , 持续开展月球科学研究 。 ”
【中国青年网@我国科学家解译月背的地下结构】“‘玉兔二号’月球车现在仍然行驶在溅射物分布的地方 , 我们希望它能一直保持好的状态 , 走到玄武岩覆盖区域 。 ”苏彦说 。 (采访人员 吴月辉)
推荐阅读
- 它浑身是毒,入侵我国却被大量种植,如今年产量高达55万吨
- 2020年GCHERA世界农业奖揭晓 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奖
- 趣头条|你了解我国车企12 月造车计划么?快进来看看!
- 搜狐新闻|汽车行业迎来变更!我国已有省份禁售燃油车,燃油车还能挺几年?
- “秃”如其来的烦恼……我国超2.5亿人受脱发困扰
- |伊朗核科学家系遭远程自动机枪射击身亡 暗杀行动三分钟
- 躲开|跑高速时遇到小动物,躲开还是撞上去?记不住别开车
- 怎样评价我国出台的规范即时通信工具公众信息服务的规定?
- 趣头条|科幻般炫酷的长安UNI-T青春霸气太靓丽
- 中年|我国有三亿多台电动车,如此方便老百姓,为什么专家还一直想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