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下众生相:焦虑者、使用者和弃用者( 四 )


地产行业向来是个很卷的行业 , 尤其是在最近几年,整体行业形势偏冷的情况下,能够降本增效的工具自然更加受到重视 。
作为一个危机意识极强的人 , 李易在大模型的使用上一直很积极 。2023年初,ChatGPT刚爆火时,他就出于好奇开始各种尝试 。从去年下半年开始,随着文心一言等国内大模型的逐渐普及,他又进一步将大模型的能力用到了工作上 。
与此同时,眼看团队里“人员减少,活却不少”的情况愈发突出,李易也开始要求团队使用大模型来提效 。
除了在工作需要时用来提效,李易也在持续寻找各种好用的大模型,甚至还在手机上建了一个放置各种AI大模型工具的专属文件夹 。他的一些团队成员也被要求,输出一些大模型使用体验 , 如关于kimi写论文的体验 。
这个过程中,李易经常使用的大模型也有所变化 。“我现在用Kimi可能多一点,其次是Gemini 。”
他告诉数智前线,Kimi的优点在于更贴近国内用户,比如在语言表达、语感、文章分段上,只要不是很复杂的文本 , 对工作进行简单提效是没问题 。但缺点在于,没有PC版,“在PC上,文件一拖就行了,但手机上去找word文件存在什么位置是很难的 。”
李易也尝试过用大模型生成图片或AI音乐 。不过,他发现,虽然目前很多大模型的文生图功能 , 出来的效果不错,但都还不能指定太细节化的东西 。“比如让它生成一个带我们公司logo的图片,有人在小区里遛狗,它能够生成住宅,遛狗也没问题 , 但它没法体现是我们的小区 。”尤其在生成某些带多个人物的图像时,有时能接近真人,但有时会出现人脸错位和拼凑的情况 。
不过,也并不是每个场景加入大模型的能力,都能带来体验提升 。李易发现,在某些场景,加入了大模型的能力后,使用体验可能反而不如以前 。“我以前很喜欢用百度的简单搜索,能迅速精准找到自己想要的内容 , 但现在加入了大模型的能力后,它假设你问的每个问题 , 大模型都要给你回答一下,但我其实就想看一下百度百科的情况 , 导致现在我要往下滑划好几屏后才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反而不如原来的效率高 。”
 
陈冉,互联网大厂员工,80后
80后陈冉,是国内某互联网大厂的资深员工 。去年,大模型的浪潮席卷国内科技圈时,这家大厂也推出了自己的大模型 , 陈冉也因此成为了最早能接触到国内外大模型的一拨人 。
去年下半年,秉着“自己的狗粮自己先吃”的原则,几乎所有大模型厂商,都将大模型的能力率先引入到公司内部办公流程,并推动内部先用起来 。陈冉也在这个过程中,接触并试用了许多功能,如会议纪要、根据演讲PPT逐字生成文稿等 。
 
"但即便大模型的能力已经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到办公的各个环节,每个人实际对它能有明确感受和体验的场景,还是偏少的 。”这与不同用户的行业高需场景有关,也与不同行业的要求高低有关 。
比如 , 陈冉回忆,目前她最高频使用的功能,是在一个很小的场景——会议日程设置 。由于业务需要,她经常要跨部门沟通,以前 , 她要拉10个人开会,需要先建一个会议日程,再将这些人一个个添加到列表里后 , 才能看到系统提示,哪些时间段某个人是有其他日程冲突的,并据此进一步调整 。但现在 , 则可以直接问一下小助手,这几个人明天共同可用的时间段是哪些,以避免经常打扰对方 。
“现在大家开会越来越多 , 越来越卷,如果你经常需要拉通别人或跨部门沟通,这会是一个辅助你说话办事的神器 , 别看它特别微小,但对我来说,十分实用 。”陈冉表示 , 她几乎每一两天就会用到这个功能一次 。
相比之下,大模型的文案生成能力,对她来说,目前反而还不是那么实用 。“我们后来发现,AI写出来的东西,外行看很详?。?逻辑也很严谨,但内行来看,它说的都是片儿汤文 。”
“我现在发现,AI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60分,如果对它的要求就是60分 , 那出来的效果也能让人满意 。”陈冉说,比如,她的一位朋友 , 因平常经手的文案一般都是些流程性的资料,“现在全部用文心一言,有时候需要稍微调一调 , 有时候甚至都不用调,一生成,就能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