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佳琦流泪道歉,也帮不了国货美妆( 二 )



但如果摘下国货滤镜 , 便能看到不少品牌的爆火十分依赖重金营销 。


新国货崛起 , 少不了种草推广 。 (图/图虫创意)

2020年这一年 , 完美日记营收52.4亿元 , 而营销费用34亿元 , 占比高达65% 。 2020—2022年 , 国货品牌珀莱雅的销售费用率在40%上下 , 毛戈平的销售费用率则超过40% 。 相比之下 , 国内市场占有率较高的国际大牌欧莱雅、雅诗兰黛等的营销费用率在25%—30%之间 。

花西子并未披露相关数据 , 但有媒体报道 , 花西子早期在直播平台上每月投入2000万元用于营销 。

烧钱营销 , 能够在一片红海中杀出一条血路 , 快速让消费者认识品牌 , 却未必能换来一水的好评 。


好不好用 , 还得试了才知道 。 (图/《请回答1988》)

这几年 , 许多新网红新消费品牌的成长路径都遵循类似的公式:先定位人群打造一个品牌 , 找代工厂生产 , 再利用互联网营销打造爆款产品 。 但其过于倚重营销和包装 , 极容易受到消费者的质疑 。

就如定位中高端国货的花西子 , 单品定价策略很有讲究 , 往往卡在低于国际大牌与高于国货品牌的空白区间 。 以爆款产品空气蜜粉为例 , 其售价169元 , 而香奈儿散粉售价590元 , 乍一看花西子的确更便宜 , 可二者的净含量分别为8.5克和30克 , 仔细算来 , 花西子每克价格甚至略高于香奈儿 。


网友计算不同品牌散粉的每克单价 。 (图/小红书截图)

定价策略再巧妙 , 也逃不过消费者的火眼金睛 。 即使种草笔记铺天盖地 , 还是有不少使用过的网友给出评价:“始于广告 , 陷于颜值 , 弃于品质 。 ”口红拔干、颜色不好看、粉底脱妆 , 免不了给人留下“性价比不高”的印象 。


花里胡哨的产品收割直男 , 为性价比心疼落泪的只有女生 。 (图/小红书截图)

李佳琦直播介绍的眉笔引起争议 , 本质上并不是因为贵 , 而是消费者不愿付出明显高于产品价值的金钱 。 平价好用的眉笔随处可以买到 , 79元的眉笔并不能让人直观地感受到它是否更好 。

化妆爱好者Chloe告诉新周刊:“不同品牌的眉笔 , 持久度可能有差距 , 但是画眉毛主要是看技术 , 产品真的区别不大 。 ”


不同价格的眉笔 , 差别没那么大 。 (图/图虫创意)

Chloe习惯通过代购买化妆品 。 “像TF眼影盘 , 专柜卖700元 , 代购可以低至两三百元 , 直播间再低也不会比代购低的 。 ”进口化妆品需要缴纳关税 , 但国货化妆品没有 , 它们本应拥有更高的性价比 , 这也是为什么许多消费者会质疑某些国货的定价是否合理 。

事实上 , 化妆品原材料及生产工艺只占其成本的一小部分 。

据中国商报报道 , 某工厂代工生产包括花西子在内多家品牌的产品 , 单支眉笔的成本在10元以下 。 而在纪录片《伟大的制造》中 , 制作团队探访批发市场与化妆品生产厂 , 得知国内卖几十元、上百元的口红 , 膏体制作成本差不多都是四五元 , 外壳成本视材料在几毛钱至五六元之间 。


老板称 , 口红膏体的成本在四五元 。 (图/《伟大的制造》)

作为消费者 , Chloe也看得清楚:“彩妆本来就是暴利行业 , 现在很多奢侈品品牌 , 包包卖不动了 , 也开始卖彩妆了 , 就很能说明这个钱比较好赚 。 ”

说到底 , 高价化妆品 , 更多贵在品牌溢价、营销和销售上 。 加上这些费用之后 , 几块钱成本的产品就能卖出上百元 。


品牌“给KOL打工” ,
薅的是消费者

事实上 , 砸重金营销的新国货美妆品牌 , 常常被人戏称为“替KOL打工” 。

国金证券研究所曾经梳理过化妆品产业链是如何分配利润的 。 一件化妆品 , 品牌取走大部分毛利 , 到了销售渠道 , 又会被分走一大杯羹 。 对于在线上起家的新国货品牌来说 , 必然要分给主播、种草博主等KOL相当高的利润 。


化妆品 , 贵在品牌和销售 。 (图/市界)

2019年3月前 , 花西子在天猫销量难入前20名 , 但自从它进入李佳琦直播间后 , 销量快速增长 , 在2020年的6·18成为天猫GMV第一 。 李佳琦深入参与花西子的推广甚至研发 , 以至于它被称为“李佳琦推起来的品牌” , 他多次在直播间力挺花西子 , 直言“他们就差把他们家掏给我了” 。 但这无心的一句话 , 也侧面说明品牌为KOL让利之高 。


推荐阅读